记者 廖莹 通讯员 杨名
本报讯 德清县实验学校605中队日前获评2025年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记者在605中队的教室里看到,一面记录着42名队员成长足迹的光荣榜是最动人的风景。2024学年第一学期,该中队已斩获县级以上奖项44人次,包括省书香大使、茅盾作文奖等重量级荣誉。这些闪亮的成绩背后,是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发挥作用。
清晨7时20分,校园沉浸在晨光中,605中队的值日队员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教室门口的“一日常规打卡器”详细记录着每日任务清单,这个由师生共同设计的管理系统,培养了队员们守时尽责的品格。队长姚思易作为“情绪气象员”,每天都会关注墙上的“情绪温度计”——这个用蓝、红、黄三色标注“需要安静”“渴望交流”“学习求助”等状态的创意装置,让42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学会了相互理解。中队辅导员黄老师表示:“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星,教育的意义就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教学创新方面,各科老师开发了“每日一读”“错题诊疗本”“口语达人秀”等特色教学法。“我们坚持让每个孩子都能‘跳一跳够得着’。”黄老师说,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得中队在保持整体优异的同时,涌现出市演讲比赛冠军、县运会1500米冠军等特长生。
行为规范培养是该中队的另一大特色。从一年级开始,中队就通过民主讨论制定“班队公约”,并设立42个特色岗位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进入高年级后,又创新实施“小组自治,量化考核”制度,将中队分为8个小组进行纪律、卫生等4方面考核。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使队员们逐步从被动管理走向自主管理。在“红领巾爱心义卖”活动中,该中队踊跃参与,将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困难地区的儿童。
“605中队的实践为素质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校长朱东亮说,随着毕业季临近,这42颗“小星星”即将开启新的征程,但他们共同书写的故事,将继续照亮更多教育者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