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为了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长辈,吴兴有条件的居民区探索设置“孝心车位”。这个看似微小却充满人情味的尝试,实实在在地为子女们表达孝心留下了“一席之地”。
“孝心车位”让人感动之处,不仅在于其对小区里望眼欲穿的老人们的关怀,更在于对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归家不易的体恤。代入一下这样的情境:当异乡游子结束了一周的疲累,风尘仆仆、归心似箭地驱车返乡,却在小区门口被告知车位饱和,只能无奈地在家门口调转车头,另寻车位,那一刻,纵其心中有无限归家的热忱,也可能会从心底发出一声“来一趟真不容易”的慨叹。下一次看望父母,又是否会因为这份不便,在心中偷偷地犹豫一番?
社会常鼓励年轻人“常回家看看”。这五个字的召唤固然让人热泪盈眶,但若缺乏现实托举,也难免沦为一句无力的空话。要让呼吁落地生根,还得给年轻人提供“常回家看看”的条件,不让停车难成为阻碍年轻人回家的压力。试想,当子女们知道小区里有一个为他们预留的车位,那份归家的迫切是否会少一份顾虑,多一份从容?
未来,同样可以从细节处着眼,尝试更多方便子女表达孝心的方案。例如,探索更多元的探亲假制度,为返乡子女提供便利畅通的出行环境,为家中老人提供更周全的精神关怀,等等。如此,才可让归家子女一路畅达。
(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