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

  ——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析得出。

  阅读《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2025年第1期)》发现,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5个风险等级。分级标准正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反应关系分析得出。

  根据预警,7月2日20时至3日20时,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黄色预警);江苏、山东等地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橙色预警);其中,江苏北部、山东中东部、河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红色预警)。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所长李湉湉表示,在该所研发的高温健康风险预报预警模型基础上,疾控部门与气象部门以人群健康风险为导向联合研发了该产品。公众可及时关注信息变化,使用好这份预警,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更好地防护高温带来的不利健康影响。

  ——预警体现区域性特征,可因地制宜提供指导。

  有公众关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与普通天气预报有何区别?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不再用全国统一的阈值来衡量各地的风险级别,能够体现区域性特征,能够为各地区公众做好高温健康风险防范提供因地制宜的指导。

  2022年6月,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部署“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2024年9月,13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动建立以气候变化健康早期预警为先导的适应联动机制。多部门多措并举,擘画出气象预警与公共卫生干预有效结合的实施路径。

  ——重视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共筑高温下的“健康防线”。

  “预防热相关疾病,需要重点关注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第二类为孕妇、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第三类为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李湉湉说,上述重点人群应加强关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关心自身健康状况,如不适及时就医。

  科学预警和有效措施相结合,共同筑牢高温下的全民“健康防线”。据悉,气象部门将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发送预警信息至国家级各部门应急责任人,同时通过微博、抖音等多渠道向公众广泛传播。

  新华社记者  顾天成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这个大会为全球数字合作搭平台
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三峡枢纽上半年通过量同比增10.4%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改革创新 在党的旗帜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
遗失启事
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召开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一期)车辆通行费标准听证会的公告(一)
关于湖州市南滨路(建设南路—南华路) 给水管道改造工程的施工公告
关于东部新区路网基础设施 新建及提升工程—草荡漾路 (贺家河路—小山路)交通优化 建设工程施工的公告
关于湖州吴兴110kV 闻波变10千伏线路 改造工程的施工公告
关于湖州南太湖新区城市排水 系统提升工程—道路排水提升 工程(里村路)的施工公告
关于丰宁路(白鱼潭路—二环北路) 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