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莹
本报讯 “玉寿哥,我们来看你了!”“伯伯,我们带着孩子来看你了……”近日,82岁的章华芳携家中7口人,专程从杭州临安赶至南浔陵园。这是他们第一次站在亲属、烈士徐玉寿的墓前祭奠。这场迟来了数十年的“团聚”,得益于南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南浔区慈善总会志愿服务大队圆梦义工中队、南浔区拥军关爱协会共同开展的“帮烈士寻根,让先烈回归故里”行动。
今年6月启动该行动,旨在为安葬在南浔陵园的37位英烈寻找亲属。短短1个月,已成功为4位英烈找到了家人。徐玉寿烈士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南浔陵园安葬的英烈,主要源于抗美援朝时期。当时,南浔镇设有接收前线伤员的九九医院,部分伤员因伤重不治在此离世并安葬。多年来,南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直努力为这些英烈寻亲,但因口音差异、文化水平有限导致原始记录存在误差等客观原因,寻亲工作困难重重。今年,寻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圆梦义工中队负责人孙根才说起此次的寻亲过程。资料显示,烈士徐玉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富阳县兵役局助理员,1948年8月入伍,1950年4月入党,曾参加抗美援朝,1955年9月18日在南浔病逝。“籍贯一栏写着林杭村,我当时在网上搜索不到,灵机一动,把杭改成了坑试试,没想到有这样一个地方。”孙根才赶到了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林坑村,通过村委会多番查询打探,发现烈士徐玉寿的家人正是在这个村生活。
“我们没想到他就安葬在这么近的地方,之前想找,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找。”章华芳是烈士徐玉寿的弟媳,生有一子一女,丈夫在几年前已经去世。她说,家中儿女都知道有这样一位为国捐躯的大伯。这次特意带着孙辈前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认亲。
章华芳和家人手捧徐玉寿的照片,拿着鲜花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一一拜祭,完成了这场跨越70余年的特别“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