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处处都有“小惊喜”

我市以“爱”化“碍”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记者  施妍

  本报讯  一条3.2米长的缓坡或许并不起眼,但对小宋而言,这个“暖心通道”却让他的回家之路变得格外顺畅。小宋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家门口的台阶一直是回家的“绊脚石”。上个月,小宋家作为今年的实施对象,开展了无障碍改造。经过改造,近日小宋终于住进了温馨的“新家”。让他惊喜的是,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贴心地把他家门口的台阶改造成了缓坡,这下夫妻俩进出可方便了不少。

  包括小宋在内,今年全市有360多户残疾人家庭能享受到这样的暖心服务。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为给残疾人群体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居家环境,今年我市聚焦残疾人坐卧起居、如厕洗澡、烹饪清洁和行动转移等基本需求,积极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通过精准施策,让“有碍”变“有爱”。

  “在前期调查和筛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和认定为低收入家庭、一户多残、老残同户、符合危房改造条件家庭、重度残疾和其他残疾人的优先顺序,确定了年度实施对象,共计360户。”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介绍,为了把这件好事办到残疾人心坎里,今年的改造中,我市还进行了“科技助残”的新尝试,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的视障人士老陈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走进老陈的家,焕然一新的厨房让他赞不绝口:“现在我只要把手一挥,抽油烟机就会自动开机。还有这个水壶,水开后就会发出报警声,提醒我去泡水。真没想到,现在的家电竟然可以这么‘聪明’。”

  “改造的是设施,温暖的是人心。”市残联介绍,从目前的反馈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科技产品的“加盟”,不仅减轻了家属的照顾负担,也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心和社会参与感,深受残疾人家庭的喜爱。

  据悉,为了不断提升改造的品质和效果,让更多残疾人家庭受益,接下来我市将以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一户一档”长效跟踪机制,及时解决设施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这份“有爱无碍”的温暖,为更多残疾人家庭托起“稳稳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共记录野生及常见栽培高等植物3010种 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
高温天1600名工友错峰施工保进度~~~
市有关部门发出倡议——~~~
~~~
~~~
~~~
~~~
~~~
~~~我市以“爱”化“碍”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图说
   第05版:专版
   第06版:深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民生
安吉野生植物家底首次全面摸清
我市举行在湖重点 国(央)企、机构座谈会
湖州职院新校园交付进入“倒计时”
节约用电 你我同行
家属团筑起“最燃后勤线”
青春帮“富”
湖州文旅深度融合跃上潮头
湖州港“期中成绩单”亮眼
问“效”赢市场
处处都有“小惊喜”
2025年湖州市暑期 “春泥计划”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