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吴兴区织里镇织北非警务事项处置中心日前成功调解了一起用工纠纷。工人吴某入职1天半后,因未得到老板李某认可被辞退,且李某未及时支付工资。后经沟通,李某支付了吴某的工资,却发现吴某在网上发布他拖欠工资的帖子,对他造成不良影响,故而报警。经织北非警务事项处置中心“老娘舅”帮帮团调解员耐心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吴某删除帖子,并在网上公开向李某道歉。
非警务事项是指“双非”警情处置工作,即非紧急、非公安管辖的警情,包括求助、经济类纠纷、劳资合同纠纷等。织里镇外来新居民多,非警务事项多且杂。
今年以来,织里公安分局联合各方力量资源,创新建立织北、织南、织东3个非警务事项处置中心,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社会治理事项优化运转。截至目前,非警务事项闭环处置率达100%,化解率达到90%以上,非警务警情重复报警率降至10%以下。
据介绍,为了使指挥运行更优、指令下达更畅、调解处置更快、社会效果更佳,织里镇设立非警务事项指挥中心,与织里公安分局情指中心联合值守,同时安排政府“141”基层治理平台工作人员入驻,实现非警务事项指挥中心与公安情指中心互联互通,“141”平台实时感知并反馈详细情况。
同时,组建一支由民生服务队、兼职义警、专职调解员组成的112人专业队伍,畅通民生服务通道。其中,民生服务队承担全镇非警务事项先期处置工作,“流动人口网格员”“织里安”等义警开展夜间执勤,“专职调解员”负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目前,织里非警务事项已形成完备的闭环处置机制和规范。“我们规定8分钟内到场开展先期处置,半小时内反馈初步结果。现场无法完成处置或事态升级的情形,则按照分级分色标准,落实梯次增援。对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环境污染等需相关职能部门后续介入的警情,在先期处置时流转至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时限进行办理。”织里公安分局表示,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织里镇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总体平稳可控,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逐步上升,重大风险矛盾纠纷平稳可控,重大矛盾风险无激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