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场监管涉企行政检查实现“瘦身”

  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现在的检查既规范又高效!”日前,浙江茗典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市场监管部门的综合检查印象深刻。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亮出行政行为码,清晰告知检查内容后,一次性高效完成了企业公示信息、食品生产、特种设备维护的检查,当场反馈结果。企业通过“浙里办”App即可获知详情并进行评价。

  记录显示,这是该企业今年第1次接受市场监管检查,上次检查还是在去年6月。企业被检查的次数大大减少,这得益于市市场监管局推行的清单化、系统化、差异化监管。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市市场监管领域开展的涉企行政检查量较去年同期降了63.89%,超过6成。

  清单化管理是此次涉企行政检查“瘦身”的关键。市市场监管局严格执行“清单之外不检查”原则,以“三张清单”为抓手,持续优化覆盖信用、计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13个领域、34类场景的“市监查一次”计划清单;制定涵盖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35个高风险事项的补充检查清单;针对企业公示信息、广告、电商平台等数字化监管成熟领域,形成非现场检查事项清单。

  同时,系统化统筹有效破解“重复检查”难题。该局构建了“年度计划清单+计划外补充清单+非现场检查事项清单”的管理体系,深化“内融外联”工作机制,系统内推行“市监查一次”融合检查,部门间实施“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下转A02版)▲▲(紧接第1版)同时打破层级壁垒,建立市县乡三级联动模式,规定对同一经营主体仅由一个层级发起检查。通过月度协调、计划备案,确保检查安排合理有序。今年1至6月,这种“综合查一次”的方式占比达87.35%,有效减少对企业不必要打扰。

  差异化监管进一步落实了“无事不扰”原则。该局深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年度检查不超过1次”政策,并优先采用非现场检查方式,今年以来已开展非现场检查1600户次。同时,建立“市监查一次”与信用服务指导联动机制,推动监管从“事后罚”向“事前防”转变,已同步开展行政指导951户次。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归集检查数据,强化监督问效机制,确保各项规范检查要求落到实处。

  据悉,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深化“三化”监管模式,动态优化清单内容,探索扩大非现场检查覆盖范围,并强化跨部门联合检查协同机制。同时,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进一步完善监督评估体系,推动涉企行政检查更加精准、高效、规范,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图说
超长期国债助力民生工程落地
村里的粉丝也有“粉丝”啦!
织里非警务事项处置有了新解法
共富集市 消费助农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境外人员不动产权证一站式办理
市场监管涉企行政检查实现“瘦身”
湖州中学暑期“爱心义教”公益活动启动
300余公里的携手奔“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