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塔山村:小场景里有“大幸福”

  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7月28日上午10时许,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宝塔山村“幸福食堂”就开始供应中餐。一位大爷选了一荤二蔬,价格8元。“村里补贴5元,自己出3元。”大爷边吃边说。

  宝塔山村毗邻德清县城西南,近年来,村“两委”找准自身定位,启动“社会资本+村集体”抱团运营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兴胜物业公司,为驻地企业提供家政服务、农业配套、物业管理等,当好“小管家”。同时,先后投入900多万元,积极参与强村公司等经营性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富了口袋后,我们十分关注村里的‘一老一小’。”宝塔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云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有1860名村民,其中老年人150多名。为解决老年人助餐问题,村里采取集体资助、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等形式,打造了“膳”解老人意的幸福食堂,让老人吃出幸福味道。

  此外,根据村民年龄层次,村里给60周岁以上村民购买“骨折险”,70周岁以上每年享受1次“银龄生日宴”,为80周岁老人发600元过年红包,90周岁以上发800元红包,并将这些事项列入村规民约,形成制度,确保长期实行。

  宝塔山村还投入400万元,在新玉屏路两侧的闲置土地整治出23亩菜园,划分成470块分给每户村民,并做好菜园中小径、篱栏、给排水等设施,打造“开心菜园”。在此基础上,每年还评出30块“最美菜地”给予奖励,杜绝“毁绿种菜”乱象。

  为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宝塔山村还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相继投资2250万元,筹建起3个羽毛球场、1个篮球场、1个三人足球场、3间乒乓球室,以及具备防雨、智能等功能的“二代体育路径”。同时,升级三合幼儿园宝塔山分园托育一体化教学,与中国美院、德清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德清县职业技术学校、凤栖小学等单位合作,利用书画室、老年学堂、城市书房、共享烘焙室、悬浮农场等场景,组织开展“书法学堂”“烹饪课堂”“户外劳动实践基地”等,让村民享受县城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这些‘小场景’可通过一点一滴的改变与积累,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陈云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闲置厂房变身乡村振兴“活力引擎”
“慈善鱼苗”送上致富希望
“文化沁夏”点亮暑期“万花筒”
“护苗”行动守护暑期安全
加快建设
送餐公益服务暖胃更暖心
宝塔山村:小场景里有“大幸福”
内外“两手抓”
俞春福:从医半个多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