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闲置房”为“人气房”

今年以来,全市已实施农房改造1.04万栋

  记者  邢诗瑶 

  本报讯  连日来,吴兴区织里镇伍浦村塘湾里自然村里十分热闹。“这房子曾经空了五六年,如今‘变身’书局,每天都有年轻人来。”伍浦青创营项目主理人闵艺萍推开五湖书局的大门,研学的声音此起彼伏。曾经闲置的房子,如今成了青年创业者的交流地、村庄的文化新空间。

  伍浦青创营项目正是我市盘活闲置农房的生动注脚。自去年4月启动以来,该项目以“微改精提”为路径,将“空房子”变身“创空间”: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的公益项目儿童画国际巡展基地、老舍文艺基金会的少儿艺术剧场、红黄蓝教育总部启今集团暖芽研学项目、中国科大(阳马科技)数学博物馆(莉拉国际科学营)等7个项目先后落地,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近20万元的同时,也让塘湾里这个背靠青山、临水而居,本就有深厚底蕴的古村重新焕发生机。

  这些蝶变得益于全市农房改造的提质扩面。去年以来,市建设局为深入塑造整体大美、湖州气质的城乡风貌,持续推动“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大力推进全市农房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已经实施农房改造1.04万栋。

  类似的故事也在长兴县小沉渎村上演。“95后”入乡青年吴琼扎根于此,负责打理湖上十三邀民宿和太湖9号餐厅。小沉渎村村干部表示:“农房盘活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每户年均增收5万元,还让古村人气旺起来、环境美起来。”

  “湖州农房改造始终坚持结构‘好安全’、功能‘好舒适’、设备‘好实用’、风貌‘好气质’的原则。”市建设局介绍,农房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湖州太湖山水、竹乡景观、湖笔文化、蚕桑文化等特色元素,展现独具韵味的湖州乡村风貌。下一步,我市将健全跨部门协同机制,推行“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探索建立农村危房动态监测系统,推广“微改精提”经验,预计全年可完成1.2万栋农房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让更多“空心村”蝶变为“和美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今年以来,全市已实施农房改造1.04万栋
~~~
~~~
~~~
苏台高速湖州段车辆通行费咋收?~~~
安吉县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
~~~
安吉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吴兴区域公用品牌标识达17个
~~~
“两山”看转化·基层多“活鱼”系列报道
上海客群回头率高达70%,顾渚村依托好风景玩转生态游——~~~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变“闲置房”为“人气房”
当好火箭燃料“整形师”
巡线测温保供电
湖州市第二届气排球超级联赛开赛
听证会议议“出行账”
坚定“两山”路 决胜“十四五”
画展“张荔英·此心安处”在香港开幕
“云上”遇见新“仙侠”
好产品“组团”闯市场
“暑”你有科技范
乡村生活“留”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