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盘活土地资源 丰富旅游业态

石淙花海结出“共富果”

扫一扫看视频

  H见习记者 姚玲利

  村庄名片: 南浔区石淙镇石淙村位于湖州市郊东南部,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蚕花发源地,已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曾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镇等荣誉。

  蝶变

  又到春花烂漫时。

  清晨,南浔区石淙镇石淙村村民王新建推开家门,一片绚丽的花海映入眼帘,白色的蒲公英、黄色的虞美人、紫色的芝樱……各种花卉组团错落有致,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花香。

  王新建家门前的花海,正是石淙村近年来倾力打造的网红打卡地。2017年,石淙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400余户农户的近1200亩土地流转,投入近1300万元打造石淙花海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做活美丽经济。当地还连续举办四届花海龙虾节,累计吸引游客达350余万人次,石淙花海由此声名在外。

  徜徉在花海中,前来赏花观景、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家门口从没像现在这么热闹。”在外干了40多年木匠的王新建,动起了改造老房子开民宿的想法。“我还计划开一家传统木艺工坊,一定会吸引游客来体验。”

  为了鼓励更多像王新建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2020年开始,石淙村结合“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实施花海景区提升工程。完成小火车及轨道建设、玻璃花房、花造型、捕梦网等网红打卡点的改造升级,景区村庄功能更趋完善;优化花卉品种和花期,春天的牡丹、芍药,夏天的波斯菊、三角梅,秋赏海棠,冬赏欧石楠,花海景观铺满四季;营造“蝶恋花”灯光景观带,夜色下的花海呈现出别样梦幻。而在花海景区的南侧,一幢崭新的花海酒店正在加紧装修中,计划今年10月对外开业。   

  石淙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沈志平说,围绕“花海经济”,石淙村持续擦亮美丽乡村“颜值”,推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杨树兜田园漫居、安桥港慢生活街区等特色景观,再现了江南水乡古朴休闲韵味。

  游客多了、环境美了,依托农旅结合,石淙村拉长“花海经济”的产业链。三零农业、仁麦科技、“红美人”种植基地等生态农业项目相继落户。村里“85后”青年王琦旻,大学毕业后返乡创办湖州三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村里发展生态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体验等。最近,历时三年试种成功的七彩蕃茄刚上市,吸引了一批批城里人采摘尝鲜。王琦旻说,公司还带动了当地300多户农户和30多名大学生创业。

  以花为媒,石淙村不断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杭州慕仁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进驻花海景区后,带来了眼下最火的帐篷露营。莲花房、栖星阁、星球房、帐篷房在花海草坪上一个个“冒”了出来。慕仁营地今年依湖而建新推出的船屋,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

  “慕仁营地有33个帐篷,每个帐篷为村集体增收1万元。”去年10月,石淙村集体入股该营地,年底有了35万元的分红。沈志平笑着说,“一顶帐篷,‘撑’起了村民的共富路。” 

  眼下,石淙村利用全域土地整治后打造的未来社区已初具雏形,600多套浓郁江南风韵的乡村排屋已经结顶,日间照料中心、卫生服务站、超市等智能配套一应俱全。2000多名村民年底前即可拎包入住,沈志平说:“这里将是石淙村美丽宜居的新家园,现代化高品质的乡村生活触手可及。”

  乡韵

  石淙蚕花是湖州蚕桑文化的代表之一。80多岁的陆柳珠是石淙扎蚕花的传承人,刚硬的铁丝在陆柳珠灵巧的手中不停转动,一层层的花瓣由内至外地缠绕,一朵小巧精致的蚕花完成。

  陆柳珠介绍,她从曾祖母那学来扎蚕花的技艺,坚持了60多年。如今,每年她都要扎上万朵蚕花,对蚕花愈发热爱。为保护传承蚕花文化,她对自家媳妇手把手教学。

  曾经,石淙村的村民会在种桑养蚕期间轧制蚕花,在蚕匾、蚕房门拴等处插上各色蚕花,用于驱邪祈愿,寄托蚕食丰收的美好夙愿。如今,该村努力让这项文化再现活力,石淙蚕花走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出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被外国友人称赞,如今被列为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石淙村依托石淙蚕花、太君庙会等民俗文化基础,建了蚕花主题场馆,开展蚕花文化体验、太君庙会、花海旅游节、龙虾节、丰收节、灯光节、火羊节等节庆活动,让石淙文化成为游客脑海里的深深记忆。

  村游

  小贴士 

  来石淙,各类吃喝玩乐不容错过。先去花田囍市兜一圈,坐小火车可360度超大视野环游花海,夏日钓小龙虾,茶吧喝茶,玻璃花房拍照打卡,遇到有活动有集市时,汉服秀、婚纱秀,热闹非凡。

  走进去,到慕仁淙星营地坐一坐,这里下午有草坪野餐、花艺体验,嗨皮烧烤,还提供风筝、射箭、儿童蹦床等游玩项目。晚上白色帐篷住一晚,夜晚蛙鸣,天空繁星,乡间田野,诗和远方在眼前。

  想要感受石淙文化的话,不妨去已有七百多历史的太君庙祈福求平安;去蚕花文化园爬石淙蚕花山,看丝绸文化展示、参观蚕花文化馆等,尝试一次剥棉兜、拉丝棉、做蚕花的体验。

  品尝美食,去一亩田农庄或是安桥人家尝尝土家菜,饭后去杨树兜田园漫居看看古朴的村落,沿着安桥港慢生活街区游步道看古树、古桥,也别有一番趣味。每年11月,500多亩的“红美人”成熟了,可前来采摘。

  声音

  王琦旻

  湖州三零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负责人

  石淙村就像个大花园,生态环境好,吸引我从大城市回乡创业。我们的有机农产品很受欢迎,游客采摘、研学等业态也在慢慢形成,农旅融合的前景广阔。

  李小白

  湖州慕仁淙星

  营地负责人

  这里乡村风景美,我们把营地建在这里,吸引了长三角地区游客前来打卡。平日和游客烘焙、制作花艺,工作也变得惬意与快乐。

  王新建

  木匠手艺人

  老家这几年变化大,家门口的风景好、游客多,我们开了小卖部,卖卖小吃也增加不少收入。我还想着把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建个木匠工坊,吃上旅游饭呢。

  谈新芳

  安桥人家农家乐经营者

  以前在镇上开饭店,看到石淙村的花海景区游客多,就把店搬到景区边。开了快3年,生意一直还不错,夏天的时候7个包厢爆满,我还雇了周边的8名村民帮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盘活土地资源 丰富旅游业态~~~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医卫
   第06版:码上湖州
   第07版:悦读
   第08版:美食
   第09版:博览
   第10版:96345服务
   第11版:实用信息
   第12版:专题
石淙花海结出“共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