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王荣德
近日,魏秀生先生的新书《向善者说》在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学习研究篇、实践探索篇、队伍建设篇三大部分30万字,收录魏秀生先生担任湖州市慈善总会会长期间的近百篇文章,长则数千字,短则几百字,详细记录了湖州慈善人2013年4月至2023年4月的所思所为所成,作者和他的同事用心用情做慈善,十年磨一书。中华慈善总会宫蒲光会长为该书专门作序,认为“《向善者说》是魏秀生同志在十年慈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的学习成果,是一部凝结作者心血和独立见解的文集。具有突出的实践性、较高的理论性、独特的创新性和很强的可读性。”浙江省慈善文化研究院陈加元院长为该书题写书名。
我作为慈善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员,有幸第一时间拜读了《向善者说》,感受良多,分享如下。
学习研究有深度。慈善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法治思想的崇高事业。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慈善法》规制、世界各国慈善交流,慈善人都需要努力学习和深入研究,在书中也多有体现。如《关于慈善特色化》一文,提出时代化、特色化、大众化、指尖化、法治化和职业化,与现代慈善的要求完全一致。《对慈善文化的一些认识》中,总结提炼了慈善文化的五个特性:基础性、时代性、实践性、能动性和包容性。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作者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推动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以湖州市慈善实践探索为例》中,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新时代慈善事业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很有见地,并结合湖州慈善工作,从科学理念引领慈善思路创新、慈善冠名(定向)基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欣达慈善超市实现慈善与环保并重、村域慈善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慈善志愿服务适应“生态建设”需求五个方面,作出了回答。
实践探索有广度。慈善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基层慈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落实和创新发展。湖州慈善不断实践探索,颇有成果。如《要用心研究慈善资源》《村级基金要建用管并举》《慈艺结合富有创意》《对口援疆,慈善不能缺席》《关于“百千创建”活动》等文,展现了湖州慈善宽广的覆盖面和印记。并在实践中形成“一二三四五六”总体构想和基本格局。即一个目标:建设现代大慈善;二条原则:不与政府争项目,不与草根组织争资源;三大建设:透明度建设、项目建设、主体建设;四种意识:开放慈善意识、大众慈善意识、创意慈善意识、规范慈善意识;五个并重:千家万户与龙头大户并重、基本基础与品质品牌并重、立足自我与联手联动并重、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段并重、定力实力与活力魅力并重;六大体系: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元并举的筹资增值体系、建立和完善项目引领的慈善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立体有效的宣传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的义工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严谨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
队伍建设有温度。做好慈善工作,关键在人。书中提出慈善工作者要有追求,有激情,有能力,有规矩,有建树。要“五心五知”:不忘初心、肯下苦心、凡事用心、持之恒心、顺应民心,知位置所在、知职责所系、知上级所望、知下级所盼、知同事所需。慈善人要多一点精气神。慈善组织要成为干事的大平台,成长的大熔炉,温馨的大家庭。很有见地,弥足珍贵。
言为心声,书如其人。在《向善者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慈善情怀,看到了湖州慈善人的无私奉献,正是他们在湖州慈善高质量发展中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