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月,被栾树惊艳到

  ○ 马利云

  我家附近,公园、学校、路边,好几处都栽了栾树。最近正是栾树盛花期,每次沿着树荫回家,总能从头发上抖下来几粒黄山栾的落花。

  初秋的校园,食堂前面的胡瑗广场,栾树花簌簌地落了一地,黄色花蕊一层层,随意撒播,坚硬枯燥的水泥地瞬间变得柔美起来,师生三三两两自树荫下行走。九月的校园,美好而蓬勃。

  栾树的花,黄色,总体比米粒大不了多少。形态极有趣,花瓣展开一个小小的弧度,撑着地面,形成一个角度,好像保持着随时都要起飞的态势。我想到每次看到小区里、公园里的茶花,大朵大朵盛开,一股脑儿坠地,厚厚地重重地跌落,这正是我不喜茶花根本原因,这美艳之物掉落的方式,傻傻地扑倒在地的姿势,真的不忍直视。栾树的落花,轻灵而俊逸,四枚花瓣开在一边,八枚雄蕊则排在另一边,基部褶皱、带着胭脂红色。就算花已经凋落,雄蕊和花瓣仍保持优美的弧度,让我想起绿孔雀的美丽头冠。用手触摸,这些落花,其实是有一定的硬度和韧度的,它们也有一定的弹性。当栾树的这些细小的花朵大量聚集,那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中国人的心头,藏着一些个诗词库,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倏然从心头涌现。夏日阳光把最后一点能量都送给栾树了,九月,让我们享受栾树的厚赠。

  栾树花掉落后,秋天还是非常厚爱栾树,转眼就给它换上一树灯笼。看哪,一簇一簇在枝头高举的,令所有路人行注目礼的,正是栾树果子。三棱形的蒴果从花朵的雄蕊后方长出来,其外形极像只有三棱的小号杨桃。这些果实刚长出时是橙红的颜色,稍微长大些后变成浅黄色;继续长大,又变回鲜艳的橙红。这个时候的栾树,其色彩之丰富,姿态之伟岸,是同类同时节乔木中的翘楚。此时,银杏尚在挂果,树叶半绿半黄还有一些憔悴;合欢,已近颓然,柔靡粉色,抵不住秋飒飒风……马褂树、乌桕树、香樟树,这些高大树木,都在初秋时节栾树面前,都败下阵来。

  细看栾树的果实,发现它其实是一个中空的“气球”,里面没有任何果肉。造物主的神奇,就在于它使万物庄严,秩序井然,精心别致。这个三棱小灯笼,其瓣与瓣之间,会结一二枚黑色球状种子。栾树的果实能够在枝头挂上好几个月,一直到落叶季节才变得干枯、凋落。学校教学楼后面,栽有大量栾树,形成一个很有规模的林子。感谢园林设计者,居然选种这神奇的树。去年的中秋时节,我偶然漫步林间,发现栾树落下的果实,与落花一样,铺满了整片林子。有3至5厘米的厚度,粉色、灰黄、赭黄与高处的透出来秋日阳光,给整个林子蒙上一层别样光华。有些果子,已然干枯,一脚踩过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非常清脆。

  我小时候生活在乡间,大型树木寻常所见的是银杏、水杉、枫杨以及梧桐树,也偶有槐树、皂荚树和构树等。尤其构树,因为长着杨梅一般的红色浆果,小时候,是常常让我仰望想象。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确实没见过栾树。想栾树究竟为何方神圣?心中实在充满好奇。当我关注此物,才发现栾树其实很早就被国人发现和记载了。有关栾树最早的记载见于2200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大荒南经》。《山海经》这样传说“大荒之中,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大意是说:在大荒漠中,有一座云雨山,山上有树木名叫栾。如此看来,栾树来历非凡啊。

  有时候觉得这个世界对我这样一个几乎一直行走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来说,太过于阔大。我开始执笔为文,那时也三十好几了,当时是有感于生活中的种种可爱,记录一些人和事;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热切地对待我的工作,我的学生,也有感于教育生活,竟把这些也纳入笔下,写了好些与工作相关的内容。当时我书写这些内容的时候,我自己心中是给自己定有一个书写原则的:不打诳语,值得书写。然而,当我穿行在我的生活中,不断书写,有时苦涩,有时粲然,而每每此时,我就出门散步。植物世界,给我太多沉浸、太多欢喜。某一天,我顿悟,觉得自己观察、感悟与记录的对象,不应该只是人,还应该有给人类太多恩泽的植物。于是,狂野的写作计划,一个又一个产生,而这些所谓计划又总是被忙碌的工作所挤压,变成一个一个泡影,一个一个美丽又怀恋的影子,像极了栾树枝头的小灯笼,从风中落下。然而,它是多彩的,青黄、橙黄、半红乃至古铜,总在感召我。感谢这九月里最丰富多彩的栾树,如果一个人对自然这华美气息也感到漠然,那就等于把这启示性的惊人美丽遮挡在我们心灵之外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副刊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市河上的航船埠
屋侧边的小菜地
树·井 ·人
月亮桥村(国画)
九月,被栾树惊艳到
从捎口信到视频通话
我是高山一小溪(词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