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鼎
本报讯 省经信厅日前公布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名单(个性化定制方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名单(网络协同制造方向),我市分别有6家和15家企业入选。这是我市围绕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聚焦数字化经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方向取得又一新成果。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以产业数字化为引领,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加快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目前全市纺织、金属新材、椅业、电梯电机等多个传统特色行业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南浔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的浙江数字脉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微电脑板控制系统项目主体厂房已建至二层,这个数字化项目未来将购置贴片机、波峰焊、回流焊机、检测设备等共计105台(套),形成年产100万套智能微电脑板控制系统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
“数字经济涵盖了工业经济的全领域和全产业,当前我市在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大力引进数字化项目,着力实现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市经信局负责人说。数字显示,1至9月全市数字经济规上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达91.7亿元,同比增长26%,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全市规上工业1.8和8.2个百分点。数字经济的整体规模处于上升趋势。
以培育“未来工厂”为目标,目前我市也加强了顶层设计,对标省数字化改革要求,谋划“冠军+”新智造三年行动,并启动“千企智联”13500年度推进计划。依托工业领域的数字化建设,去年我市还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万物智联强市”建设,加快推动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万物智联”新技术、新模式在我市各领域的融合应用,力争到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达到1400亿元,占GDP比重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