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警实效提高三十分钟 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百分之十七

长兴“气象智治”助力公共安全

  通讯员  宋叶峰  记者  忻媛

  本报讯  长兴县“公共安全+气象”数字化场景应用成果数据近日出炉,在应对台风、暴雨、大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中,该县公安交通出警时间平均提前30分钟以上,警力应用部署效率提高20%以上,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了17%,通过气象与公安的跨部门协同,实现1+1>2的聚合效益。

  “公共安全领域的气象服务不应该是简单的一串数字,一张纸,我们要着力通过做好融合文章,把它做成推动满足政府高效管理、公安个性需求、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需求的万能助推器。”该县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江杰说,借着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东风,去年他们推出了“公共安全+气象”数字化改革。

  在县公安局公安情报指挥中心,“公共安全+气象”数字化场景在大屏上显示,各个乡镇的实况监测数据、智能网格预报服务产品已经接入公共安全智慧系统。“通过将气象信息嵌入式有机融入我们的公共安全指挥中枢系统,以图形化产品加以展示,保证了我们第一时间收到气象信息,提升了我们决策部署的时效性。”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田德伟说。

  “把气象实况信息、预报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时接入公安警情管理平台,我们指挥调度室可以根据获取的气象信息制定最优方案,科学部署分配警力,提升出警速度、管控效率。”据长兴县110指挥调度室主任陈勇介绍,像去年8月26日的局地强对流天气,暴雨到来前40分钟他们就收到了县气象台发出的预警,并提前预测了晚高峰时段将出现短时强降水,以及需要着重防范的雨量大的区域。“于是我们组织研判后,在暴雨来临前30分钟就调配好了警力。因准备充分,暴雨到来时,两个强降雨重点防范乡镇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天气条件对我们的心情和情绪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气象科学研判分析,还可以精准助力警情警务高效处置。”县气象局副局长魏丽华表示,下一步,将把预报的着眼点专注于气温、气压、湿度等具体气象要素的阶段性变化,发掘更多气象要素和社会公共安全之间的关联,通过“要素变化—自动分析—预警提醒—决策部署”的思路,将气象信息自动嵌入出警单、决策单和警方APP,为出警提供具参考性的“预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市基层法院数字改革评价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出警实效提高三十分钟 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百分之十七~~~
~~~
~~~
~~~
~~~
~~~
~~~
全市唯一入选的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成~~~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图说
   第05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06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07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08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09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10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11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第12版:3·15共促消费公平
“智囊”高效守护公平正义
长兴“气象智治”助力公共安全
守好物防关
第一次背“战友”!
“匠领先锋”在德清上线
一定要看看他们的样子!
伤口不大我没必要休息!
以奔跑者状态扛起核心引擎使命担当
一片田园长出新产业
南浔加速打造“浙北新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