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位导师。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出台,家庭教育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日前,南浔区检察院召开了一场督促监护令宣告会。
事情要从第三监察部办理的一起虐待案说起。当时,办案检察官发现未成年被害人小鱼(化名)的父亲柴某因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长期殴打小鱼,造成小鱼轻微伤。调查发现,柴某为督促孩子读书,常用衣架抽、甚至烟头烫伤小鱼。
去年10月,柴某因涉嫌犯虐待罪被批准逮捕。考虑到小鱼父亲在教育上的偏执,以及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小鱼产生的伤害,承办检察官对这起案件的处理格外慎重。为此,检察院组织了听证会。
综合考虑孩子的父亲如果长时间被羁押,管孩子的重担全压在还要上班的母亲身上,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听证会后柴某被取保候审,重新回归家庭。但小鱼的父亲奉行暴力教育,小鱼的母亲也怠于履行保护职责,两人的行为均已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
近日,南浔区检察院向小鱼父母制发《督促监护令》,并联合关工委、公安、妇联和司法局召开督促监护令宣告会,对于小鱼父母前期怠于接受亲职教育的行为予以批评指正。
为保障后续家庭教育的质效,南浔区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成立教育小组,保障小鱼父母根据家庭教育方案,依法依规接受相关课程、活动,从思想上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转变家庭教育的方式,促进家庭和谐,减少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