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使命扛肩头 病人装心间

记者 王洁涵 摄

  100多年来,“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精神,被白衣天使薪火相传。

  疫情当下的今天,各级医护人员不畏艰难,逆行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不在抗疫一线,却忙碌奔波在医院的每个角落,用温暖的双眼和双手带给病人勇气和信心。

  面对日常工作人手不足的情况,他们迅速补位;面对急难险重的病人,他们施展专长;面对特殊病人,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使命扛肩头,病人装心间,一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天使”,正在缓缓向我们走来。

  临危受命勇担当

  “在隔离同事回来之前,我们陪你一起守护门诊,加油!”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护士袁金香听到同事温暖的言语,立刻振作起来。那天,她正在准备疫情停诊后的第一天开诊,而门诊不少同事都奔赴前线,压力骤增。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心中还有一些胆怯和无所适从,但想到自己身为医护人员,使命和责任立刻被她放在首位。

  平复一下心情后,守护攻坚战开始打响,袁金香放下一切心绪投入工作。接下来每天她都是第一个到门诊,为上班的同事准备好防疫物品,为卡点开启电脑……所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咨询电话的接听,以及特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马不停蹄。

  因疫情防控需要,医院内部分医生被隔离,孕妇产检安排困难,袁金香给孕妇们登记、指导,为了少上厕所,一天下来甚至不怎么喝水。在袁金香周围,科主任、护士长、责任护士纷纷主动带头参与临床一线值班。

  “虽然忙碌,但在这些日子里,大家都有一句话:有事可以随时叫我。”袁金香说,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大家合力,就能为更多的患者排忧解难。

  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更要做好医疗保障和常规救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累计有上万人被抽调至战疫前线,他们留下的工作空缺怎么办?危难之时,留守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动态排班、主动值班、后勤补位、细致排摸,高强度开展工作,白天黑夜连轴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担当作为,践行着初心使命。

  “疫情期间,虽然人手不足,但该做的都要做到位,再苦再累都要坚持。”这是仁皇山滨湖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谢梦洁在接受采访时说的。

  作为社区疫苗接种工作人员之一,谢梦洁坚守在岗位上,不厌其烦地向前来接种疫苗的居民做好询问、叮嘱和打针等工作。在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时,她和同事们一起成为最为忙碌的防疫人员。每天一早,来到社区预防接种门诊,从保温箱中取出疫苗药瓶,打开瓶盖,打针接种。谢梦洁一天最多打了400针左右。因为需要不断重复动作,晚上回到家,胳膊也累得抬不起来了。

  而像她这样高负荷工作,只为更好守护病患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只因他们穿上了这一身白衣,也就担起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使命。

  截至5月11日,全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13万剂次,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达341万人,全程接种覆盖率103.8%。

  急难险重显身手

  “我希望每次能看到病人眼中的光和希望,对我来说,是最欣慰的回音,也是我们不畏艰难,一路向前的信念和动力。”这是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王美艳质朴的心愿。作为ICU病房的责任护士,她遇到过一名渐冻症的病人,收治进来的时候全身僵硬,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维持生命,只能靠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绪。

  看到病人常闭上眼睛默默流泪,王美艳不忍心,每天拉着病人的手开导她、鼓励她。在得知病患原来是一名中学老师,喜欢看书后,就下载了很多励志的有声电子书,每天播放给她听。还每天为她梳头、擦脸,让她即使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也干干净净、整整洁洁。

  病人的眼中慢慢地有了神采,每当看见王美艳,都会弯弯眼角表示微笑。这微笑里,有光,有希望。

  面临着诸多急难险重问题,他们用高尚的医德抚慰患者的心灵,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守护健康。

  疫情期间,湖州市中心医院腹透患者微信群的一条求助信息吸引了肾内科护士程静,家住织里的刘女士是名腹透患者,需长期服药,但由于居家隔离,药快吃完了,没法到医院来配,让她心急如焚。程静看到后,便立刻回复:“别着急,我来想办法。”

  “腹透病人的药不能停,她没法来医院,我们就想办法给她送过去。”程静一边让专科护士陆敏慧和刘女士联系询问情况,一边电话联系医院药学部协调药品相关事宜,第一时间将药送到了刘女士手中。

  “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雪中送炭了。”听到刘女士在群里的感谢,程静和陆慧敏瞬间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他们希望每个病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只要能帮忙,义不容辞。

  不是亲人胜亲人

  “你的声音会微笑,让人觉得很温暖。谢谢你不厌其烦的解释……”这是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护士李娜收到的一封表扬信,来自患者丁先生。

  之前,丁先生因糖尿病入住李娜所在的病区。在住院的7天里,她每天都会问问老先生的情况,耐心地向他进行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普及。出院一周后,李娜打了回访电话,嘘寒问暖了15分钟。第二天,丁先生将手写的表扬信拿到了医院,以表达自己特别的谢意。

  李娜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但可能就是一通回访电话,一句简单问候,或者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都会让病人产生信赖并觉得温暖。“这封感谢信让我变得更有力量,更坚定了不离不弃守护患者的决心。

  在医院,病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带着疾病的痛苦,更需要家庭般的温暖与亲人一样的关心。作为医护人员,他们虽不是病人的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对待病人的关怀,就像一泓清泉滋润心田。

  长兴县人民医院护士施芳则遇到了一名特殊的病人钱奶奶,她因为咳嗽咳痰伴胸闷气急入院,即将迎来她的100岁生日。因为疫情,孙女、外孙女都不能来医院陪奶奶过生日,早上都只能打电话送祝福,奶奶落寞极了。作为“临时家属”,施芳为钱奶奶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日。

  中午时分,一款寿星蛋糕悄然而至。“奶奶,生日快乐……”此起彼伏的祝福声,让病房洋溢着爱。突如其来的温暖让这位百岁奶奶老泪纵横。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施芳说,对于病人而言,人文关怀与医学治疗同样重要,在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之外,希望通过为病人过生日、聊天拉家常等一系列个性贴心的服务,给予病人力量与希望,愿病人早日康复,是新时期每个白衣天使都要用心需要思考的问题。

  活跃在不同岗位上的医护,奉献的是关爱、汗水,是真情、青春。他们,用对生命的敬重,滋润着患者干涸的心田;用对责任的坚守,换来万户千家的幸福。他们的工作平凡忙碌,他们的付出感人肺腑。

  感谢他们,祝福“天使”!

  文/汤若静  (部分图片由市卫生健康委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题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使命扛肩头 病人装心间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之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