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绿水青山”绘写时代新图式

巨幅国画《浙北揽胜》在我市制出
浙北揽胜

  记者  余  夫 

  本报讯  一幅长10米、高3米,堪称湖州艺术史上“吴兴清远”“绿水青山”类写意山水题材尺幅最大,亦特质之著的巨幅国画《浙北揽胜》(见图),历时数月,在我市画家王新新笔下诞生。据悉,该作品目前展陈于湖城东南的王新新艺术馆内,吸引着诸多爱好者前来观赏。

  “浙北揽胜,峰峦清积,石林清润,疏林远眺,村落临溪,绕溪而上,深树影斜,气势洒然,行至巅顶,遥望急浪,千载深情”,这既是气象万千的《浙北揽胜》上的题跋,也是王新新散笔书写的浙北湖州山水之胜——这方青山远水,一直“促发”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新新拳拳之心,让他掮起使命,探求它在新时代里的艺术表现。王新新说,以前湖城的天际线,城中是飞英塔,城南是道场山的多宝塔。今时,整个城市日新月异,由双子塔划出的天际线已干云霄,高楼鳞次栉比,如是,城市的发展已从“苕溪时代”转向“太湖时代”,在国画中也必须有新的图式来“承载”“传达”。在《浙北揽胜》中,天目余脉的青卞山与浩渺的太湖构图上几乎“对开分”,湖州的山水符号一目了然;其二,此图中,我们可以“读出”自然地理中蕴含延续的文脉,山川里,承续了赵孟頫、赵外孙王蒙《青卞隐居图》的艺术精神,环太湖文化艺术带中,“元四家”另外三家的倪瓒、黄公望、吴镇,也涵育其间;第三层的冀望,即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浙北揽胜》图中,山石的“喀斯特”状貌,对应着余村的山石,飞溅的浪涛,澎湃着时代的潮音,山水间云雾缭绕,诠释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时代气象。正如观赏者所品评的,“整幅巨构呼应着‘吴兴清远’在新时代的艺术图式之召唤!”

  1955年出生的王新新,自幼迷恋丹青,庭训诗词歌赋“童子功”。从艺半个世纪,不求闻达。他事业古书画整理与鉴定,于画史、画论素有研究,加之观赏、临摹许多大型博物馆藏品真迹,沉潜、索隐,在“师古”中,得蒙养、探义奥。又深入生活,写生浙西山水、天目峰峦,察造化之妙趣。可贵其“得心源”,在承继中勇于创新,此次即是其“拈纸择句写不尽千秋文章,挥毫作画描不完大抵江山”之艺术膂力一次集大成般的实践。《浙北揽胜》在笔墨语言上,追寻着自己的“王家样貌”,即充分表现自然之郁郁生机,是从大自然中提炼而来;有宏大气势,大势定局后,细细收拾,于磅礴大气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中见率真。人说“画山难画顶”,此番王新新笔下,《浙北揽胜》中诸多峰峦,横看成岭侧成峰,山峰轮廓的线条,皆“一波三折”,达到多姿、立体、善变的艺术效果;构图上的虚实,墨色的浓淡,淡墨的笔触……使人物置身其中,可游,可居,在畅想与遐思,欣赏者内参大美,品受艺术佳作的大喜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巨幅国画《浙北揽胜》在我市制出
首届文学周后又一校园文化创新举措~~~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副刊
吉山大队和红丰大队
为“绿水青山”绘写时代新图式
“书法艺术进志和”启动
张先亭
潘季驯乡试名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