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震
本报讯 “50多名员工,马上就能有新家了!谢谢!”近日,浙江金羽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军,向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经济运行科科长冯程程表示感谢。
金羽新能是一家研发和生产锂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3年前落户以来,企业规模从10人壮大至近百人,拿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等10多项荣誉,拥有9名在职博士。但是,“成长的烦恼”一直伴随企业,由于土地规模受限,大部分员工包括研发团队成员都租住在外,不仅距离较远,而且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今年5月,长合区领导带队走访金羽新能时了解到这一困难,把加急任务单交派给了经济发展局,帮企业寻找合适的员工宿舍。“目前,我们在距离企业只有5分钟车程的地方找到一处闲置用房,已开展宿舍装修方案设计,预计8月底前员工就可以入住了。”冯程程说。
“金羽新能是新能源产业链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年是企业从研发转向生产的关键期,我们要帮他们扫清发展的‘篱笆’,插上腾飞的‘翅膀’。”长合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赵晓光说,目前已为企业量身定制了成长方案,涵盖员工宿舍、订单拓展、资金注入等多个方面。
6月,在长合区管委会召开的一场助企恳谈会上,金羽新能提出正在寻找订单。“今年我们已经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了两条生产线,希望能尽快投入生产。”会后,长合区干部就帮企业牵线了一家湖州的光伏企业,建议两家企业共同开发智慧路灯,可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中。“两边的研发人员已经对接上了,目前正在开发产品。”王军说。
在向产业化转型中,金羽新能有大量资金的需求。长合区国企主动参与融资,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同时,该区出台关于经济稳进提质的八条政策意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原有技改奖励比例提高至10%,并给予贴息贷款优惠。“这两条政策,都能为我们缓解资金压力。”王军说。
有了周到的服务,金羽新能好消息不断。近日,金羽新能入围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评选,全省仅3家。“明年我们将批量化生产锂电池产品,先定个年产值1个亿的小目标!”王军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