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医废“交战”:一早上,手套变成“汗水袋”

  记者  张璐 

  早上8时,医疗垃圾管理员韦连章和同事老杨一起顶着太阳,推着近100公斤重的医废收集车第5次回到了医院的医废暂存点,额头上的汗水清晰可见。这是近日发生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幕。

  在这里,他们要把收集的医疗废物挨个装箱,再对收集车进行擦拭消毒、场地清洗、清点登记……

  “今天一早上已经100箱了,最多的时候还得翻倍!”做好清点登记,韦师傅开始脱手套,只见里面那层橡胶手套一脱,就像打开了水龙头,一大摊汗水直接倒了出来,“身上出汗其实还能忍,因为太阳底下一晒就干了,可这个手闷在里面太难受了,总泡着会很痒。”

  等他脱下隔离衣,里面蓝色的工作服已经变成了深蓝色,袖口、后背、脖子上的汗水一直往下淌。

  韦师傅今年62岁,这工作已经干了快8年。虽然医院尽可能安排他们避开高温时段,但是遇到突发的状况,或者是医疗废物产生量大的时候,一天跑十几趟也是常有的事。

  “这些用过的药瓶、针头、纱布我们一早就会收走,但急诊、发热门诊上如果有患者突然呕吐,产生新的医疗废物,我们就得临时去收集处理。”韦连章说。

  医疗废物往往存在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所以处理起来要特别小心,从收集到装箱再到回收车拉走处理……管理员每一步都要避免外泄和遗漏,更要做好个人防护。

  为此,不管天气多热,他都必须穿上一次性的隔离衣,口罩、头套也是一个不落下,手上还要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和厚厚的防割手套。

  “我们这的医疗垃圾分放在28大区域,各大区域中还划分小区域,像门诊区域里的各个诊疗室都有,所以每天早上五点半我们就开始忙了,每次去的地方都不一样,最远的点正好绕医院一圈,根本躲不开太阳。”他笑着说,自从干了这份工作,每天早上8时不到,他的步数就超过了1万步。

  记者手记

  早上8时许,很多人正在去上班的路上。但是对于“韦师傅们”来说,上午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几天早上8时的太阳能有多热?走1万步算什么?采访前我也这么想过,直到看到他脱下橡胶手套的那一刻……

  他说,每天早上5时起床,一方面是为了避开高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开医院里进进出出的人流。毕竟医疗废物不同于普通垃圾,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为此,哪怕两层手套勒得手腕生疼,哪怕汗水滴进眼睛很难受,哪怕工作服湿了一次又一次……他依旧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

  采访结束时,韦师傅笑着说,以前种地,太阳晒不算什么。自己现在能为大家做点事,也是自己的小追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探索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市区域合作办~~~
~~~
市邮政管理局~~~
~~~
《消防隐患整改,不能有“欠账”》后续——~~~
用文化力量振兴乡村~~~
提供组团法律服务 巧用智慧融合平台~~~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不让事故有“空间”
奋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
与医废“交战”:一早上,手套变成“汗水袋”
显实干担当 奏行业强音
关爱户外工作者
连夜行动落实整改措施
校地合作打造“师古开新潞”
吴兴司法多措并举助力基层治理
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 实践高地注入数字新动能
实干争先抓好落实 为《条例》更好施行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