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村一溪一水景 一镇一河一风光

德清打造景美岸绿水美乡村新格局

  记者  陆志松  通讯员  姚汇

  本报讯  一河碧水波光潋滟,不时有水鸟飞过;两岸绿树成行,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呈现在眼前……盛夏时节,走在德清县洛舍镇眉毛漾港沿岸,到处都是这样的美景。

  “以前,眉毛漾港堵塞严重,岸边杂物乱堆、河水脏臭,河边也没有像样的路,很少有人来这里。”住在附近的王阿姨说,“如今经过整治提升,环境变美了,来的人也多了,已成为村里的热门‘景点’。”

  据了解,2019年底,德清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建设及幸福河湖试点县。截至目前,像眉毛漾港一样,通过水系连通变得景美岸绿的例子,在德清已遍地开花。

  “试点启动后,我们就抓好顶层设计,组建了四级联动专班,专班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工程稳步推进。同时,引入‘1+N’全过程协同监督机制,全力促进项目重大节点任务顺利完成。”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试点县项目完工后,德清县水利局及时将各工程纳入水利工程长效管护体系,全面落实责任主体,明确管护标准,建立长效机制,真正将河道打造成集安全、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命线”“风景线”“惠民线”。

  作为全省首个建立数字化公众护水平台的县(市、区),近年来,德清全面推广“绿水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护水工作的积极性,成功入选省水利厅第一批水利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场景”,让群众更加直观了解全县水质情况及护水成果,形成全社会共治合力。

  据悉,在大力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中,德清县投资5.95亿元水利资金,以盘溪、阜溪、合溪等11个水系59条依村河道及6个湖漾为治理对象,开展河道清淤、护岸治理、堰坝整治等工作,提升了农村水系自然连通和防洪能力。目前,已新建水文化景观28处,实现县域农村水系整治全覆盖。

  “在试点路径上,我们针对德清西部山区、中部湿地、东部水乡平原的实际情况,按照三大区块各自特点进行分类整治,助推全县旅游业迭代提升。”德清县水利局建设管理科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县因地施策,利用生态河道“穿针引线”,推动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水经济有机融合,与全域旅游、美丽乡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同步,形成了“一村一溪一水景、一镇一河一风光”的新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浙江工业大学留学生走进德清开展“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亲身感受德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
~~~
~~~
~~~
~~~
~~~
一村一溪一水景 一镇一河一风光~~~
~~~
上门服务+智能服务~~~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探访乡村“美丽路径”
千名教师学急救技能
中医义诊进企送健康
安全礼包乐护“小候鸟”
送清凉 进工地
扫黄打非宣传进基层
德清打造景美岸绿水美乡村新格局
田间实践促成长
新安“康复之家”打通助残“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