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去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公路通到家 阡陌变通途

  夏日的大别山浓荫蔽空,满眼青绿,平添了几分凉意。

  沿着红岭公路穿行群山,蜿蜒盘桓,一路风光,记者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口便是村民陈泽申的老屋,门前一条崭新的沥青大道穿村而过,老汉站在门前迎客。

  “2016年总书记来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陈泽申指着门前的大路说,“当时还是一条3米宽的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出门就是一脚泥。”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条6米多宽的黑化路面,一直延伸向村里,不时有车辆驶过。“现在路修得漂亮,还装上了路灯,下雨再也不泥泞了。”陈泽申说,他现在是农村公共专管员,负责这条乡村道路的卫生养护,每个月收入500多元。

  据陈泽申介绍,以前山区交通不便,山货也卖不出去,没什么挣钱门路;现在道路宽敞了,大巴车可以直接开进村,节假日游客成群,农产品也不愁卖了。他家的老屋子变身土特产商店,售卖茶叶、山笋等山货。“年纪大了,茶厂的活干不动了,我就在家里卖卖农产品,每个月收入三四千元,日子舒坦!”老陈满足地说。

  关于道路,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同样记忆深刻。“2015年,我刚来村里时,车都不敢开进来,就是担心村道狭窄不好调头,只能停在大路边。当时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也是啥时候能修路。”余静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村里的道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家家户户门前都通了水泥路,买上了汽车、摩托车,公交车也开进了村。现在村民去镇上或县城,都非常方便。

  道路畅通了,小山村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了。余静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2021年大湾村游客接待量达35万人次,农家乐也由2015年的6户增加到了42户,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7000多元增加为1.5万多元,翻了一番,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明年我们将投资3.5亿元拓宽金寨县S447古碑至大湾段公路,到时道路更宽敞,从县城到这里还能节省10分钟。”金寨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马锐说。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革命老区六安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了一条条民生路、产业路和致富路,让农村地区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助力老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十三五”以来,该市累计投入136亿元,建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17206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530座、农村公路安防工程5248公里,实施窄路加宽工程4104公里,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129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44.159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577公里。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硬化路、建制村通四级以上水泥路、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山区300米至500米错车道完成比例均达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管、护、运营全面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农村公路密度149.2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全省100%的建制村、98.5%的较大规模(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全省100%建制村通客车、40%建制村通公交。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了与国省干线公路以及城市道路的有效对接互通,人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从‘村村通’到‘组组通’,从服务脱贫攻坚到支撑乡村振兴,我省始终注重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先行引领作用,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出行难题。”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章义表示,下一步,安徽省将继续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以深通、联网、提档为重点,持续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公路网。今年将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960公里、建制村通双车道600公里、20户以上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2800公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向规模以下自然村延伸、向进村入户倾斜。巩固深化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及乡村道路专管员等制度,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持续提升农村公路通行水平,为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支撑。

  (范克龙,据《安徽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江苏版博会3天实现版权交易签约1.65亿元~~~
~~~
~~~
~~~
~~~
安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去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思学
   第07版:区县
   第08版:长三角
上海今明两年每年新增1万个5G基站
版权保护,助创新之花绚丽绽放
浙江加快打造海河联运发展高地
江苏人工智能新添国家级创新平台
博物馆里 乐享暑假
浙江首座近零能耗 高层住宅主体结顶
公路通到家 阡陌变通途
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