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党的二十大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医保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和党的二十大、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要求,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湖州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夯实医保根基。
把握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一是要从“治国安邦”的政治高度持续深化对医保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医疗保障是我国目前覆盖人数最多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组织和管理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完善的制度、科学的政策、有力的监管,就会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就医购药和健康管理问题,最大程度地缓解人民群众因疾病而对其基本生活的影响,确保群众不发生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现象。医疗保障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稳压器”,是事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安全网”。二是要充分发挥医疗保障作为社会再分配的政策调节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分配制度”。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应对风险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保障,普惠式资助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保,对特困人员等人群的个人缴费部分实施差异化的补助政策,大病保险对特困群体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实施政策倾斜,医疗救助对精准识别对象实施政策倾斜,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强化互助共济功能,都是发挥了再分配的作用。通过保费筹集和待遇支付等机制设计,实现合理、精准的调节医疗保障领域城乡、区域、群体间分配关系,助力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这些都是医保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贯穿于建设高质量医保的全过程。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实事求是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善医保待遇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尽力而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量力而行则体现了尊重国情、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的理念。同时,要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持续深化集成改革、持续改进服务,最大程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一是要加快构建“共富型”医疗保障体系,高质量建设公平医保。全面夯实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成效,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优化完善“南太湖健康保”保障责任和理赔服务,全面落实《湖州市构建因病致贫返贫防范长效机制实施方案》,梯次减轻大病群众和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确保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85%以上,增强对困难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同时,健全可持续筹资制度,探索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负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机制,更好发挥医保在强化兜底保障、促进“扩中提低”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持续深化医保基金治理创新,高质量建设安全医保。巩固拓展国家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成果,系统推进医保治理创新,健全完善医保基金综合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域的医疗保障信用管理体系,深化拓展杭嘉湖绍医保基金协同治理联盟功能,创新多部门、跨区域联合监管体制,建立多形式检查制度,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拓展医保大数据运用场景,提升智能监管能力。同时,严格落实定点医药机构医保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医共(联)体医保行业自律建设,坚决打击欺诈骗保、危害参保群众权益的行为,确保基金稳健持续、安全运行、全民共享。三是要深入推进医保领域综合改革,高质量建设高效医保。深化医保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医保、医疗、医药改革系统集成,促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更加优质实惠的医药服务。持续推进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住院费用DRG支付方式改革全覆盖基础上,探索推动门诊按人头包干结合门诊病例分组(APG)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住院DRG和门诊APG支付改革区域全覆盖、费用全覆盖、人群全覆盖、医疗机构全覆盖,形成贯穿医保支付全周期和管理全流程的改革闭环,全面建成医保基金预算更加合理、分类方法更加科学、协同保障更加有力、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健全医保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医保支付向重点学科、中医药适当倾斜机制,助推浙北医学高地建设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巩固拓展省级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成效,不断优化全市域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测和调价评估机制,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医防融合,助推分级诊疗,严格落实国家集采约定采购量,持续释放集采改革红利,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四是要全力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建设便捷医保。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优化完善医保经办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医保四级经办服务网络,做实医保“15分钟服务圈”,全面落实《全国医疗保障政务服务清单》,持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打造医保服务“最美窗口”。探索建立跨区域医保服务管理协作机制,加快实现医保服务“同城通办”“区域联办”,大力推进医保服务事项“掌上办”“网上办”,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联通范围,优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智能便捷、一体通办的医保服务。
夯实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党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政治统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纵深推进清廉医保建设,持续深化医保系统行风建设,探索建立与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医疗保障系统行风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医保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力打造变革型组织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医保铁军,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