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兴区教育局

踔厉奋发谱新篇 勇毅前行向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新时代湖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更突出,教育的变革比以往更深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的期盼比以往更强烈。

  过去的一年,吴兴区教育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聚焦共同富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持续打造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推进“现代治理、优质均衡、创新育人、幸福校园”的“优学吴兴”区域教育品牌,全面展示中心城区教育担当作为。

  这一年,初步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省级评估,“优学吴兴”教育品牌越来越响亮;

  这一年,获评4项省级以上教育数字化改革试点和全省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教育数字化改革惠及千家万户;

  这一年,区内“优教共享”结对学校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促进优质均衡;

  ……

  一项项教育新政出台,一个个惠民举措落地,让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现实。

  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

  筑牢政治堡垒,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出台《吴兴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进“红色根脉强基工程” 高水平打造学校党建共同富裕样板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党建四大工程。规范理顺民办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全年选树党建示范校7所,“清廉学校”示范校21所,支部特色品牌10个,党建联建最佳实践4个,“担当作为好支书”11名、“‘四有’标杆好党员”20名。100名“优学先锋”宣讲团成员在学校、社区(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0余次,21人次在市、区宣讲比赛中获奖。扎实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推送“优学吴兴·我们在奔跑”等系列风采展32期,935个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开展教职工违规借贷专项整治工作,对69名新提任干部进行集体廉政教育。高质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试点工作,全年进行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3次。

  教育公平实现新跨越

  紧扣群众关切,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推进吴兴二小、湖师附小幸福里校区扩建等8个续建项目,蜀山小学、升山小学等学校新建工程和爱家曦霖越、市北33号地块等配套幼儿园改建项目。高标准完成省市区各类民生实事项目。五中仁北校区、附小幸福里校区及织北中心幼儿园等11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义务段学位648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3510个。完成区内10所教共体学校结对、省民生实事“吴兴—遂昌”跨地区5所教共体学校结对,区内“优教共享”结对学校全覆盖。完成全区600名学生以上及住宿制学校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共建成卫生室51个,相关做法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提升A级食堂18家。10个公办园区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提供托位200个。

  师资队伍呈现新格局

  聚力师资建设,人才结构持续优化。打破教育人才学段壁垒,首次面向中小学择优选聘公办幼儿园副园长4名。加快名师培养,组建新一轮(2022-2024学年)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确定第三批区级“享受教育特殊津贴人才”109名,组建工作室107个,实现区域内学校全覆盖。加快新一轮优秀年轻干部推荐,储备优秀年轻干部84名。实施《“优学吴兴”教育人才引育激励办法(试行)》,设立教育专项奖励资金,加大对引进教育人才、办学优质学校、争先创优集体和个人等奖励。

  创新服务达到新高度

  把握改革机遇,创新突破再添亮点。数字化改革试点争创有成效,先后入选省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区、教育部第一批“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培育)、省2022年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吴兴e答”系统)、省第二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全市首个试点“安心接”课后托管服务系统,获评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一等奖。“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评价改革”全市唯一入选省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获评区二季度改革创新奖。8节课入选教育部2021年基础教育精品课,6所学校入选浙江省STEM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百强学校,获评2022年浙江省项目化学习资源众筹建设与深化研究活动优秀组织奖。

  安全教育探索新模式

  着力防范风险,系统大局安全稳定。科学平稳完成中小学学区划分、招生预警信息发布、新生入学调剂等各项工作。有序推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民办学校数量占比从8.7%降至4.35%,民办学校学生数占比从5.12%降至1.22%。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在疫情防控“动态清零”阶段,对全区师生员工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晨午检等健康监测。全区学校开展“除险保安”专项行动,整改问题472个。开展全区中小学开学心理测评和高危筛查,落实跟踪辅导及特别关护。开展暑期学生防溺水百日宣传,组织全区学生家长收看防溺水专题教育节目,走访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18所学校开展公益游泳培训,2000余名教师参与暑期志愿服务。组织教师及家长志愿者日常开展校园及学生家庭周边重点水域巡查,在区委政法委牵头、相关部门参与下,对各乡镇街道防溺水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放《告家长书》9.4万余份。

  展望2023年

  2023年,吴兴区教育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市区一体、奔跑赶超”原则:工作方向上,紧扣市局工作部署,确保全市“一盘棋”;工作重点上,紧盯“优学吴兴”品牌的提亮,为擦亮“学在湖州”品牌持续贡献吴兴力量。

  着力深化党建引领发展行动;计划培育市级党建示范校6所、支部特色品牌8个,评选区教育系统首批样板支部15个,计划培育省、市级清廉学校示范校6所、区级清廉学校示范校15所。

  着力深化教育布局优化行动。推进高新区新城中学等7个续建项目,推进蜀山小学等6所学校新建工程、道场乡中心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新改建工程;结合老城区改造,优化老城区教育布点,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着力深化师资队伍提档行动。拓宽人才“增量”渠道,依托新组建的107个“三名工作室”,探索“名师+高校导师”的名师成长模式,聘请高校教授担任工作室名誉导师,走出名师成长新路径。

  着力深化教育品牌提亮行动。加快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化五育并举,提升吴兴义务教育品牌辨识度。结合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继续扩面学前公益普惠资源。深化社区教育“一镇(街)一品”建设,实现全区老年教育课程和社会培训项目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教育开放融合,通过与学前名优高校合作办学,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品牌效应。

  着力深化改革赋能发展行动。探索分层分类招生模式改革,科学谋划中心城中小学招生方案,持续丰富课后托管服务内容,加大“隐形变异”查处力度,深化数字化改革,积极争创国家级“5G+智慧教育”实验区、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

  文/汤若静

  本版资料图片由吴兴区教育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向两会报告
   第05版:向两会报告
   第06版:向两会报告
   第07版:向两会报告
   第08版:向两会报告
   第09版:向两会报告
   第10版:向两会报告
   第11版:向两会报告
   第12版:向两会报告
踔厉奋发谱新篇 勇毅前行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