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吴兴区八里店镇聚力聚焦“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抓重点、攻难点,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续四年跻身“全国百强镇”榜单,排名上升至第56位。
奋斗,是八里店永远的主旋律!当前,全镇上下正紧紧围绕省、市、区部署,深化市区一体,奋进奔跑赶超,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发展。
抓实“稳”的举措 筑牢高质量发展经济底盘
经济发展平稳运行。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5亿元,增幅1.5%;营业收入169亿元,增幅5%;利税完成5.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2亿元,增速5%;其他营利性服务营业收入2850万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2.8%,其中工业性投入1.1亿元;服务业投入78.9亿元,增长6%;规下国家样本预计增幅在200%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3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9亿元,增幅分别保持在6%和8%。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线上+线下”相结合,引进亿元以上项目共14个,累积总投资150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1个(长三角绿色双碳经济产业园区吴兴中心区项目),30亿元级项目1个(华昌矿坑运动乐园酒店项目),3亿元以上项目5个(锦和治盛年产1000万只铣刀生产项目、日创年产200台高端智能齿轮装备项目、飞剑年产200万套特高压节能型电力金具和智能化电力金具项目、金洲年产60万吨优质焊管和工厂预制深加工管材管件项目、同歆实业5.98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以“揭榜挂帅”为突破,实施重点项目领导联挂制度,风华万达广场、中福建材城二期、日创三期等14个项目启动建设;吴兴中医院、吴兴公共卫生中心、吴兴区消防大队等9个项目有序推进;湖州市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诸葛小学、多媒体三期、万马三期、荣城产业园、飞华四期等17个重点项目顺利竣工。
激发“进”的活力 加速高质量发展新兴迭代
集聚平台活力。通过“强链延链补链”,协同推动南北两大产业高地蝶变跃升。深化北片数字产业园规划布局,以“一中心五平台”带动信息服务业、数字文创、数控机床三大产业集聚,加速吴兴农商行、吴兴移动等一批总部经济落户东部。结合南片产业结构和空间节点,重点加强区域综合交通、市政基础、平台容量、生态城市等系统性提升,整合临港产业园、工业母机产业园、小微产业园的资源优势,以纳载数控、日创数控为基础,积极招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筑链成群,打造产业高地。
加速城市更新。围绕“南拓、北进、东延、西接”四大方向,以“腾笼换鸟”拓展城市发展框架。抽调4个专班、96名干部,按时序步骤,集中攻坚、强势推进。开辟高铁、西湖漾、上河漾、乌山等四个“百亿级”区块,目前已完成高铁核心区八百亩、经编园板块的收储清零;曹报科创区块完成拆除并全部移交完毕;加快乌山老集镇和318沿线的退二进三,历史性完成东部核心区“不见旧村、不见旧房”;聚焦上河漾、紫金桥板块低效高耗工业企业,确保年底前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年预计完成低效用地收储约572亩,完成任务目标的114.4%。
提级创新动能。瞄准“高精尖缺”,坚持靶向引才和本土培育。截至目前,省级人才到岗1名,新增外国人才A证、B证各2名,引进C类人才创业项目2个,青年博士5人,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2名。完成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研发中心6家。金洲管道工业获评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金洲管道科技博士后工作站新增博士后1人。
践行“新”的蓝图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城力量
城乡建设阔步前行。聚焦“九纵八横”路网体系建设,完成叶堤漾路(四中段)、南太湖大道、西环三路、小山路、开元路等道路提升,新改扩建四中停车场、潞村停车场等配套交通设施;持续开展“为民办100件实事”行动,推进安置小区门厅改造工程,提升海上湾、滨湖城两个美丽小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智慧管理中心等民生项目107项,完成污水零直排小区5个。
绿色低碳不断提升。创新“工长制”、用好“三色图”,扎实推进“清源、绿源、清扬、靓路、净烟”五大全域专项集中攻坚行动,PM2.5、PM10、空气优良率等指标均位列吴兴区第一、全市前列。完成低散乱企业整治10家、淘汰落后产能2家、油漆企业源头替代2家;全面推进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工作,第一批炉窑已整治完成,第二批22台已全面启动;新增4家二星级绿色工厂,绿色工厂覆盖率达95%以上;3个无废城市细胞和1个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建设完成。
精细管理提质增效。坚持“城警一体”,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数字化提升推行“一网管东部、一屏管全镇”。完成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中心建设,率先实现全镇垃圾分类投放驿站“小睿”机器人和“志小盒”的智能监管全覆盖,全年考核6次居全市第一;推动五大片区、八个条线开展“马路办公”、一线派单,问题处置时间缩短80%,开展各类整治行动2270次,清理整治各类问题11360余处,修复绿化1万余平方米,全年精细化管理考核全市排名均位居前列。
做好“享”的文章 增强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
品质服务持续提升。高标准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和“10分钟健身圈”,持续推进基层便民体育设施建设,完成西山社区省级多功能运动场、永福村省级百姓健身房建设;立足文化传承、生态修复、品质提升,以环漾路慢行系统为主线,打通开元寺、洗马桥、古银杏、缤纷水岸等旅游景点的串联路径,建设有辨识度、有体验感、有高流量的移沿山“美丽街巷”;按照“基建园林化、项目历史化、景区精细化、工作清单化、思路年轻化、格局国际化、资金绩效化”的“七化”标准,加快打造“潞村十景”“五馆五园”,水街22个商业体已顺利开业,去年5月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营收超4000万元。
民生保障常抓不懈。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86%。坚持全面排摸、智慧帮扶、精准救助,兜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已累计救助714人,发放救助金432.4万元;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向辖区独居、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和居家上门等个性化服务;发动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行政村筹集善款102万元。
平安建设不断夯实。借力夏季治安百日整治行动,深化推进“除险保安”行动。复刻“三合经验”,完善基层治理“123456”工作法,成立“楼道长”队伍,打通基层治理考核赋分和现金激励“双机制”;突出重点领域排查,;创新警源联治综合实战体,9大职能部门入驻集中办公,实现联勤联动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每周分析研判”和“一村一研判”制度,确保预知预警、预防预控。
牢记“红”的初心 坚守高质量发展政治担当
以学促行抓思想。坚持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坚持推行深学细悟,积极营造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党员干部示范学、示范讲,群众融入学、融入听的浓厚氛围,已开展中心组学习12次,从伟大思想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线上推送宣传16 条,开展帮办实事32件,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打造为区委站好岗、放好哨、守好门、搞好发展的环境。
蹲苗育强抓队伍。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实施“党委牵头、支部领航、党员示范、干部实践、项目联办”机关五维工作法,全面优化调整7个机关党支部,全年吸收预备党员39名,转正党员79名,储备积极分子162名,打造雨荷苑、富力城、张云桥、湖韵雅居等4个社区党群阵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高铁建设等六大专班,抽调120名党员干部重点保障全镇中心工作,选拔5名年轻干部担任片区长助理,紫金桥村书记荣获“头雁贡献奖”;深入实施“青V计划2.0”“厘想论坛”等载体活动,定期举办木棉四月、墨香七月、禾穗九月等活动,提升年轻干部基层实践能力。
从严治党抓作风。出台《清廉八里店建设提升年活动方案》,邀请镇村班子及其家属召开全镇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大会,共同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出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资控股公司财务管理办法》,推行重大决定必经全体表决、重要事项必经集体研究、日常支出必经审核签字、大额支出必经报备同意、所有流程必经纪委检查“五个必经”机制,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就业增收。出台《八里店镇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八条意见》,联合纪委、党建、公安,开展村民小组长队伍政治审查,强化基层队伍纪律规矩意识。
文/李则名
本版资料图片由八里店镇提供
展望篇
今年,八里店镇将围绕“湖州副中心、吴兴新中心”的发展蓝图,树立对东部一体化和全域城市化的强大信心,确保“全国百强镇”金字招牌不动摇,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继续保持高基数上的高增长。
该镇将着力新城建设,全力打造蝶变跃升新平台,让城市能级“优”起来;坚持共富共享,全力涵养城市文明新风尚,让社会面貌“靓”起来;聚焦绿色生态,全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让城乡发展“强”起来;紧扣作风建设,全力对标人民生活新期盼,让党委形象“高”起来,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迈向“湖州副中心·吴兴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