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6月5日,在S12申嘉湖高速南浔服务区,记者看到,湖州高速交警将这里打造成主题公园式服务区宣传阵地,宣传内容除了在停车场、大厅、卫生间、开水间、地面通道等全方位展示,还在购物袋、纸杯、吸管、餐盒等全要素呈现。
近年来,湖州高速交警支队从精准宣传破题,积极探索打造“135”工作体系,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推出三大场景、建设五大阵地,形成高速公路精准宣传的“湖州经验”。
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紧邻上海、江苏和安徽,是连接长三角南北两翼和东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旺盛的地方经济带动湖州高速公路交通流量与日俱增,给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考验。
湖州高速交警梳理近3年来所有亡人交通事故,涉案的128辆事故车中,有109辆由外省市入湖,其中87辆负有事故责任,分别占涉事车辆和有责车辆的85.2%和79.8%。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对湖州高速公路通行环境不熟,对高速安全行车认识不足和对突发异常情况处置能力不够。
那么,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做到“精准宣传”?湖州高速交警探索建设平安志愿者“数字联盟”,创新打造1个宣教平台和3个互动终端,初步形成群防群治的综合治理格局。
“我们吸纳‘两客一危’、货运物流、高频通行、本地通勤四类人员加入平安志愿者联盟平台,设定合理的积分获取渠道和奖励规则,鼓励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交通安全管理活动,并将平台打造成为实时高效的数据交互中心。”湖州高速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
“过境车、过路人”如何管理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难题。高速交警从他们进入湖州高速至离开湖州的全量运动轨迹,全方位、系统性建设五大宣传阵地。还组建了一支由25名宣传骨干组成的高速宣讲团,深入“两客一危一货”企业、驾考中心、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现场宣讲授课活动。
精准宣传工作是一项潜在工程,通过一年多的实践,“135”工作体系成效初步显现,为破解交通安全治理工作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今年以来,路面占道警情中涉事车辆主动靠边撤离的有3774起,占总量的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