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法者,治之端也。作为近代“法学之父”沈家本的故里,湖州始终把法治作为最核心的软实力。
回望“八五”普法走过的历程,湖州紧密结合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实际,围绕“八五”普法规划重点任务推出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普法的每一步,都彰显着“人民”二字沉甸甸的分量,也取得累累硕果:湖州连续在法治浙江建设考核中居前三位,平安湖州实现“十六连冠”,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县覆盖率60%,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多年保持全省前列……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把牢普法工作方向盘,抓好谋篇布局与拧紧责任螺丝是关键。
近年来,湖州准确把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新形势,在全省率先印发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制度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60个市直部门实现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全覆盖、全公开,推动普法责任单位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实现个个有责、一个不落,使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全民普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
湖州还出台《湖州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年度履职评议办法》《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市、县、镇三级普遍通过全面自查、实地评估、现场评议、反馈问题、督促整改等方式开展履职评议,晒出普法成绩单,激发工作新动力。
着力提高普法实效
“要以更精准务实举措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近日,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在审议议题之前先集体学法,已成为湖州各级政府的惯例。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规范用法的“头雁效应”,湖州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等制度,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得到增强,执法队伍依法办事能力得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湖州坚持分层分类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不断提升普法精准性、实效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法治建设的明天。近年来,湖州着力推动青少年学法用法系统化,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活动,实现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100%配备”。
此外,湖州抓牢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关键环节”,开展“千名律师进万企,法治惠企助共富”行动,服务企业1.9万余家,解决法律问题6230个。
湖州根据受众需求,积极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不同主题的普法活动接续开展、此起彼伏,法治宣传教育实现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专项、周周有活动”。
丰富拓展平台载体
这个夏季,吴兴区爱山广场定期开出的“普法夜市”受到热捧。活动通过“夜市经济+普法宣传”的形式为群众带来法治文化大餐,让普法方式更接地气、更具“烟火味”。
“八五”普法以来,湖州实施“一十百千万”普法专项行动(争创一个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区、建设十个“美丽乡村·无法不美”示范组团、打造百个普法共同体、开展千场线上线下普法活动、培育万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营造“抬头见法”的立体沉浸式“法治生活圈”。
眼下,覆盖全市所有村社的8767名“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的基层普法队伍,依托全市328个宪法主题公园、1295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便民普法”。
线下活动精彩纷呈,线上普法更加生动。今年以来,一场场干货十足的法治直播,令群众直呼管用。市普法办联合市府办、市总工会开设“政在问|法护营商优环境·局长和你有法说”系列直播普法栏目,聚焦企业、职工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充分借鉴企业、群众喜爱的“直播带货”网络宣传形式,与网友开展以案释法、在线答疑、实时互动,解决群众心中困惑、身边杂症。
普法种子如蒲公英,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擦亮了平安湖州的“金名片”,也切实提升了湖州人民的安全感。透过“湖州之窗”,看见“中国之治”。眼下,湖州更有信心也有底气当好“八五普法”“模范生”,在“平安浙江”“平安中国”建设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