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清打掉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记者  邱瑭  通讯员  沈晓燕  蔡哲琦 

  本报讯  你有接到过自称“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吗?对方不但可以准确说出收件人姓名住址,还知道购买的商品和价格,声称你正在运输的快递包裹丢件、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等,要给你办理赔偿事宜,但是需要提前缴纳一笔保证金。日前,德清县检察院办理了这么一起案件。

  熟悉的诈骗套路,可能一眼就被识破,但关键是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

  去年10月,德清县一家宠物用品淘宝店的负责人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多名客户在店铺下单后,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商品价格种类等隐私信息被诈骗分子窃取,店铺也受到了网购平台的警告,只能无奈向警方报案。

  警方随即对宠物用品店的合作快递进行调查,经侦查,民警发现快递公司打单室9台电脑被植入了一种用来盗取数据的木马程序,至少34万条个人信息被泄露,找到了信息泄露之源,那么,谁是快递公司的“内鬼”呢?

  去年年初,游手好闲、待业在家的顾某因手头拮据,一直在琢磨来钱快、赚钱多的路子。在一个朋友的“点拨”下,下载了一款即时通信软件,通过该软件与上线取得联系,在上线指导下,顾某2月份在德清县某快递仓管企业应聘入职,利用职务便利,在单位快递面单打印计算机上安装木马软件,用来获取仓库快递面单信息。

  尽管得知自己搜集的数据信息会被卖给诈骗集团用于电信诈骗,顾某为获得上线许诺的高额报酬,仍再三向上家询问是否安装成功并窃取到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得到上家的确认后,顾某开始消极怠工,以薪资待遇不高快速离职。

  如法炮制,顾某成功“渗透”到长兴县及杭州等地快递公司。之后,顾某陆续招募曹某、但某、王某在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地的多家仓储物流企业应聘入职,其中曹某成功“渗入”德清某快递仓管企业。

  宠物用品店老板报警后,德清警方成功锁定了物流公司入职几天就“闪离”的曹某,并于去年10月15日抓获曹某、顾某,顺藤摸瓜,但某、王某也陆续归案。

  经查证,自2022年2月至10月期间,以顾某为首的快递公司“内鬼”团伙在浙江多地10家公司应聘入职,共计获得违法所得32万余元。

  日前,德清县人民检察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先行对被告人顾某、曹某提起公诉,认为顾某等人非法获取客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严重扰乱公民个人信息正常收集、使用秩序,引发公民个人信息被用于违法犯罪的风险,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某、王某已另案处理。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人顾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判决被告人曹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缓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
南浔“检爱·童心” 乡村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吴兴法治队伍忙“充电”
警民共赴 反诈之约
长兴构建“1+3”执法模式
重拳出击织密夏季平安网
上好清廉从教“第一课”
德清打掉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云端”调解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