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志斌
本报讯 采摘绿色时蔬,乐享自然野趣。眼下,你可以在新区仁皇山街道仁东村认养一块土地,慰藉一抹乡情。可以播种,可以收获,可以体验归园田居的乡情野趣。
从曾经的“城中村”到如今的“共富村”,生态富农、乡村振兴的实践在这里上演。
2020年,原来的俞家田村、沿圩湾村、桥东村三个农业村合并为仁东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听建议、谋出路。“最终,确定了‘城市后院、都市绿心’为村集体发展定位,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开始重新规划、构建生态共富之路。”仁皇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治理环境,在仁东村“两委”的带领下,干部群众全员参与,推进河道整治、庭院美化、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生态人居提升工程,并联合湖州师范学院、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师生在村内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墙面美化、垃圾分类宣传等实践活动。
“村民看到学生们经常在村里搞卫生、做美化,渐渐地,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仁东村党总支书记董飞说。
破除一个又一个难题,办成一件又一件难事。仁东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同时改变的还有村民们的生活方式、垃圾治理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环境好了,外加“城中村”的地理优势,仁东村围绕秀水、艺田、乡乐的特色,开辟出“稻草人”体验式农场,目前,70余块菜地已全部被周边市民及游客认领,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6万余元的收入。
此外,仁东村还创新打造了未来乡村“下一站农场”共富工坊,项目内引进了集装箱咖啡馆、露天电影院、花海驿站、烧烤露营等多种业态,带动村民就业。如今,仁东村的绿色生态名片在湖城越来越响亮,村民不仅过上了向往的生活,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新时代归园田居生活,在仁东村就可以实现。”仁皇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践行绿色生态理念,总结各村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向着“乡风清正、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助力绘制美丽湖州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