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老人送上暖心饭

  讲述人:爱山街道红丰西塘社区党员、“浙江好人”俞小英

  一转眼,今年已经是我为老人们无偿做饭、送饭的第42个年头了。

  小时候,我妈妈就经常织毛衣送给家庭困难的邻居,她告诉我,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1983年,在一次邻里互助活动中,我了解到社区有一些高龄老人生活不便后,便主动结对了五六户困难住户,为他们送去自己做的饭菜。没想到,这一送就送到了现在。这么多年下来,我送餐的住户累计已有40多家。

  我特别关注社区里那些经济困难和空巢、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就餐难题,让他们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是我最大的心愿。

  老人们中饭吃得早,我上午10点左右就要给他们送过去,所以一早就得去买菜。在厨房里忙着洗切炖煮,有时候都顾不上自己的事。我最拿手的菜是油豆腐红烧肉、白菜肉丸粉丝汤、萝卜炖骨头汤,还有千张包。

  每次送餐过去,我总要跟老人们唠会儿嗑,看看他们的身体状况,问问他们最近想吃什么,有什么需求。大家爱吃什么,有哪些忌口,我全部记在心头,哪怕做起来麻烦点我也愿意。有的老人最爱吃我做的鸡蛋饼,说哪里都买不到这个口味;有的老人说胃口不好,我就花心思熬点营养粥,把冬笋、咸菜剁细做配菜;还有的老人牙口不行,我就把排骨、肉骨头用小火慢慢炖,做到肉酥软、汤鲜美。

  其间,我也救了一些老人。有一回送饭,开门就发现80多岁的葛大姐在烧水后忘了关煤气,一下午都没察觉,我赶忙冲进厨房关掉煤气,开窗通风。还有一次,我进门就看到老王中风倒在地上,立刻叫来我爱人,一起把他送往医院抢救。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也有幸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年,我加入了爱山街道与志愿者团队共同发起的“惠民暖心坊”,为80岁以上特需老年群体提供免费早餐。每天天微微亮,我就与志愿者们一起为社区里120多位老人及特需家庭准备爱心营养早餐,到现在为止已经发放了20多万份。

  这碗暖心饭,也感染到了我的孙女和社区年轻干部,只要有空,她们会和我一起上门送饭、走访老人。今年,我还想为残疾人群体组织一些暖心公益活动。

  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会一直把这份温暖延续下去,哪怕以后做不动了,还有年轻人接班!

  (记者  王洁涵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打破公共服务资源“结界”
给老人送上暖心饭
给“烟火气”穿上“规范衣”
雨水节气农事忙
多措并举助企安全复工
全面排查 做好整改
《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 (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召开
“红色帮帮团”是个实力派
心无旁骛显身手 强主业 谋发展
我市新增一批省级“信用村”“信用乡”
市领导调研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