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力量助阵乡村振兴

  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村南的虾塘在起网捕虾,村西的油菜正在抽苔,村里的梅花开得正艳,远处白鹭在蓝天下翻飞……连日来,正是旅游规划最繁忙的时节,在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乡村运营官”姚铖忙得不亦乐乎。

  姚铖是德清武康人,前年来到东衡村加入了德清艺衡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打造东衡村的文化IP。“东衡是德清颇具文化底蕴的村庄,有声名在外的钢琴产业园,还传颂着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与夫人管道昇的爱情故事。去年以来,上海老伙伴旅行社时常带领100人左右的老年团队,来这里亲近大自然。”姚铖告诉记者,为了将东衡村的亮点更好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他们规划设计了一条环绕全村的“康养环线”。这条线路全长3公里多,有11个景点,走一圈,东衡村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水乡特色会在游客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东衡村,专业负责整村运营的年轻人已有八九名,他们大多是“90后”。女大学生钱思圆加盟才1个多月,主要负责宣传策划。她认为,如今活动线路有了,文创产品也在逐步研发,但常态化运营才是关键。为此,接下来她要开发一款小程序,设计了60多个问题,将这些问题分布到每个景点,游客打卡景点时,扫二维码可以找到答案。这一策划方案得到了同事的认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沉浸式的剧本游,可以跟学校、旅行社合作,也可植入企业团建,将知识串起来,让游客认识更多东衡村的文化符号。

  “不管是乡村运营,还是青年入乡,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让村民得益。”东衡艺舍酒店经理谢伟东说。他是土生土长的东衡村人,2023年,村里成立乡村运营公司时,他马上从外面回家乡发展。谢伟东发挥对村情村史了解的优势,几年来担任东衡村乡村振兴馆、文化街区、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纪念馆等处的讲解员。

  谢伟东介绍,由于东衡村近年来的基础设施投入,加上“千万工程”示范效应与整村运作,省内外各地相继前来举办“共富培训班”。仅酒店住宿,一年就为村里带来收入70万元,为村民增加农产品收入30多万元。

  东衡村介绍,通过年轻专业团队的运作,开设“小朱书记看东衡”等短视频平台,让乡村振兴与青年建功立业双向奔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新安:全力打造都市农业样板镇
运河青年沙龙话发展
精准治污让河湖更美
户外运动“玩”出多重效益
检校联动筑牢法治网
乐享耕趣
贴心服务助企业发展
青春力量助阵乡村振兴
无人机助春耕
STEAM课堂点亮孩子科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