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德清县春晖小学绿茵场上,机器狗近日在地上跳跃翻滚,机器人轻舒手臂摆出各种姿势,无人机在空中嗡嗡盘旋,引得在场的学生阵阵欢呼。
春晖小学建校时间不长,但“科创课堂”已名声在外。去年11月,该校2名学生在全省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创客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据介绍,春晖小学从2017年建校开始,就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品牌,建立了以3名专职信息科技老师为主、其他各科老师全员参与的教学体系,致力打造有温度、有高度、有创造力的教师团队。虽然三至六年级有信息科技的规定课程,但该校将一、二年级也纳入进来,实施“普及加提高”的教育战略,精心培育学生们的科创热情。
春晖小学为什么在建校之初,就选择STEAM 课程作为学校的品牌项目?校长汤洁文介绍, 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但并不是这5个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这对于成长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孩子们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校信息科技老师姬秋芳,是县内资深信息科技老师。如今,由她组建与引领科创教师团队,形成了以雷成、董海等为主力,以姚钰艳、潘芸、徐顺斌等为新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梯队。
走进春晖小学教学楼,创客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姬秋芳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开设了多个STEAM特色课程,设有木工、3D打印、机器人等创客教室,能够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宜的创造环境、资源与机会,尤其是借助技术工具与资源,让学生能够将学习过程融于创造过程,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让信息技术的教育品牌得到可持续发展,春晖小学创新机制激活潜能,设立教师创客基金,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教师自发性教改项目,“走出去看看课程,守望自然心”“情境演绎,新型家长会”等8个项目已转化为校本课程。实施弹性成就认证,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积分系统,带徒弟、参与学校磨课项目、志愿者服务等均可折算学分,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
同时,实施“双导师制”,在学生创客竞赛项目中,形成跨学科融合的指导团队,打破传统“单兵作战”模式,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机整合,近3年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42门,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