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失散32年终与家人团圆

  记者  俞黎新

  5月20日,在这个被赋予“我爱你”特殊寓意的日子里,在长兴县公安局的认亲现场,来自广东的江家终于找到了失散32年的小女儿。

  时间倒回到1993年夏天,江家迎来了第3个孩子——一个身体孱弱的女婴。家里经济困难,前2个孩子一儿一女,都未满3周岁,而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女儿经常发高烧。

  “村上的外来户夫妇结婚多年未育,家庭条件优渥……”面对邻居“领养可改善孩子境遇”的提议,江父一直犹豫不决。“再等等吧……”他总这样说。直到小女儿再次高烧多日不退,夫妻俩含泪将孩子送到了邻居家,想着“不过几步路,随时能见”。可谁料,3个月后养母离婚后携女远走他乡,从此音讯全无。这一别,竟是32年。

  江家从未停止寻找。2012年,随着寻亲题材影视作品热播,江家哥哥从电视中得知有个“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便带着父母赶到县公安局采血。然而,10年过去依然杳无音讯。2021年,江家再次登记血样,并在“宝贝回家”等公益平台注册。哥哥姐姐的寻亲帖在网络中沉浮无数次,一条条带有广东口音的寻亲帖静静等待着回响。

  今年3月,转机出现了。从贵州嫁到长兴的梅女士偶然间刷到长兴公安寻亲成功的案例报道。丈夫鼓励她:“该去找找自己的根了。”在丈夫的陪同下,梅女士来到长兴县公安局,找到司法鉴定中心民警,通过血样采集、比对,梅女士的血样与江家夫妇成功匹配。

  经多方协调,5月20日,阔别30余载的血脉至亲终于跨越千山万水,在长兴县公安局认亲现场重聚。梅女士与家人一一相拥,哭声与笑声在现场交织。据悉,近年来长兴公安已累计帮助12个家庭团聚。

  寻亲之路,是科技与信念的赛跑。每一个寻亲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是公安民警的日夜坚守,是DNA技术的精准赋能,更是家庭永不放弃的执着。愿更多离散的亲情,终能跨越山海,温暖归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图说
一场“警察蓝”与“青年力”的双向奔赴
下周二,律师在线接听 96345市民来电
法治副校长履职“实职化”
失散32年终与家人团圆
警民联手演绎“极速救援”
农用车安检
高速路上变道超车惹事故
平安“童”行
离婚后从未收到孩子抚养费,咋办?
宣传文明养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