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真悦
柔和的灯光下,一张古朴的案几旁,杭鑫正专注于新作《镜台》的创作。他轻轻托起茶壶,手持铁尖刀,在湿润的陶坯上细致地勾勒着每一根线条。“壶身表面既要追求镜面般的平滑,又要呈现出树皮般的自然肌理。”他向记者介绍,“倒角时角度和力度必须把控好,稍有偏差便会影响作品整体质感。”
作为全省紫砂工艺领域最年轻工艺美术大师,杭鑫的紫砂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展览中累计获得40余个奖项,并有5件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馆等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而这一切成就的起点,源于他对紫砂工艺纯粹的向往。
2007年,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带着对陶土艺术的热爱,杭鑫踏上了前往宜兴丁山的求艺之路,后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葛军门下。从最基础的打泥条、围筒身开始,日复一日枯燥的磨练,让他练就了扎实的手上功夫。
三年勤学苦练,杭鑫的技艺日渐成熟。2010年,他回到了家乡湖州,并在南太湖新区创办了怡品轩紫砂工作室。他坚守全手工制壶的初心,默默打磨技艺,从《南瓜套壶》到《古风壶》,再到《御·器》,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他的几多心血。
生活中的细节都是杭鑫作品的灵感来源。去年,他在一家茶室内偶然看到形态奇特的罗汉竹,一套以“竹韵禅心”为主题的作品因此而生。“罗汉竹不像一般竹子细长,它圆鼓鼓的异形竹节,像大肚能容的罗汉。”杭鑫说,为了呈现这种独特形态,他在泥料中调入粗砂,经上百次修坯打磨才让壶身透出竹皮的原始质感。
此外,他还把地方文化融入紫砂艺术,以湖州自然风光为灵感创作出“邀月”壶。其中,壶钮化作月亮酒店的标志性轮廓,壶身则融入安吉茶山与太湖风光,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可触摸的艺术形态呈现。
“器美于形,技臻于心。”一件件作品把杭鑫推向更高的舞台,而他最珍视的,始终是工作室里那张泥凳、那盏台灯下的日常劳作。在他心中,最好的作品,永远蕴藏在下一块待锤炼的紫砂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