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九部门近日联合推出《湖州市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辐射实施方案》,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被纳入其中。根据《方案》,湖州计划到2025年新增综合性服务站点44个,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3条,快递物流服务“县到村一日达”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一辆辆日常往返城乡的公交车,如今既载客也载货,打通城乡“微循环”理当用巧劲,用创新整合代替新增,不仅让公共服务“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更助乡村振兴加速驶入“快车道”。小小快递何以连成“共富画卷”,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还用过去“大拆大建”的蛮力,行不通。盘活存量,发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智慧,将现有资源重新“拼图”,也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公交车一车多运,既载客也捎快递,村级小店升级“共富驿站”,集成寄递、电商、便民服务等功能,实现一个站点多种用途……这些做法让农村快递的投递效率翻倍,配送成本降低40%,减少额外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实现绿色、可持续运营。
融合发展不是一条“单行道”,既要让工业品进村,更要帮农产品进城,梳理“毛细血管”,完成“双向畅通”。安吉的“春茶专线”让白茶更快走向全国,长兴的共富驿站帮农户把土特产卖上好价钱。还有村民反映“现在拿快递就像去邻居家串个门一样”,正是这种便利,增强农村经济的活性,帮助农民增收,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开通15条客货邮专线,实现村村通快递。
“创新需要标准护航,经验需要制度传承”,比如《方案》的落实,再比如安吉以实践经验,助力全国首个“农村客货邮融合”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好的做法要有所依仗,方能扎下根、推出去。客货邮融合这张网,织的是物流,通的是民心,连的是未来。借智慧赋能,打造多方共赢、可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是其应有之义。
(张钰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