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徐震
本报讯 写一封信,寄给2035年的自己,是不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5月20日,湖州职院大一学生章怡帆从南太湖号上点开“写给2035的我”应用场景,用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梦想:“到2035年,我可能成为一名电商公司的负责人,为全球带来便利的商品和生活。”
当天,由市新闻传媒中心开发的“写给2035的我”应用场景上线,邀请市民诉说共富路上的个人故事、奋斗状态、创业梦想,展现奋力拼搏的当下,描绘美好可期的蓝图。
2035年是我省共同富裕建设的关键节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激励每一个共富路上的追梦者奋勇向前,同时也为共同富裕建设留下珍贵的记录。”市新闻传媒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35年5月20日,这些信件会被重新寄给讲述人,让他们重温自己的梦想,继续为人生理想奋斗。
市民朋友可通过三种方式参与活动:在南太湖号的“写给2035的我”应用场景上,以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讲述自己的共富愿景;将信件发送到邮箱tome2035@163.com;手写信件邮寄给收件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飞英街道新华路628号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写给2035的我”栏目组。
据悉,此次活动将在多个平台开展。湖州晚报开设“见字如面·写给2035的我”栏目,选取部分手写书信,通过记者收取信件,对书写者进行回访的形式呈现新闻作品。南太湖号搭建应用场景,选取部分手写书信,以“人物短视频+信件朗读+人物图文报道”形式展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