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宏源
“大额度、低利息、零抵押、零担保,手机闪电放款只需要提供身份信息就能拿到贷款……”这样的网络贷款广告,让部分急需用钱的人为之心动,但这往往是骗局的开始。
原来,个体户刘先生因生意周转问题急需用钱,便想着去银行贷款,但又担心准备手续材料比较麻烦,于是就在网上一个贷款咨询网页上登记了联系方式。
之后,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男子自称小沈,他询问刘先生是否需要贷款,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刘先生在小沈指引下,下载了一个“**会议”语音软件。
贷款过程中,客服小沈向刘先生介绍了他们公司是专门做贷款的,手续材料简单,放贷很快。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刘先生彻底相信了对方,提供了相关身份信息,签署了贷款协议后,按对方要求一步步操作。
“刘先生,你的5万元贷款已经下来了,但因为你银行流水不够导致你的贷款被冻结,需缴纳保障金2万元才能将钱取出。”因为着急用钱,刘先生没多犹豫,正准备转账时接到了德清乾元派出所的反诈劝阻电话。
反诈预警工作人员与刘先生碰面沟通并查看其手机后,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贷款类电信诈骗,立即让刘先生停止向对方转账并卸载了App。
同时,反诈预警工作人员结合相关案例向刘先生讲解了该类电信诈骗的特点和防骗措施,并帮助刘先生在手机上下载实名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刘先生对反诈预警工作人员的劝阻和宣传讲解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以后贷款会走正规渠道,也会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以防上当。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一切先收费后办理的、要求转账的都是骗子。如果不幸被骗,要注意收集相关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