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浩
本报讯 记者日前走进去年上半年投产的浙江裕丰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多条生产线正井然有序地运转。与传统车间不同,在这里,一个二维码就能精准实现封边、打孔等一系列工序,工人不需要查看图纸等信息,仅通过电子扫码设备读取每批柜体板件的信息,便可进行相应的加工操作。
“我们接单后,会用造易系统的MES进行揉单和优化。揉单完成后下到车间开料,并为每批柜体板件贴上专属的二维码。”公司总经理助理卞为明介绍,二维码包含具体的板件数量、尺寸规格、连接孔位、开孔等加工数据信息。接下来,他们计划对散单车间进行智能化提升,实现从开料到入库全流程的智能化控制。届时,基本上3天就能完成一个散单的订单。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1条、创新创业创强10条等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业上云用云、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通过建立完备的“立体支撑体系”全力提升产业集群(区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跻身全省第一梯队。
在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电梯厅门智能生产线正在不停运转,依托ERP、MES等信息系统,企业实行不锈钢门板、碳钢门板智能混合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运用国际领先的工业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升电梯产能,缩短交付周期,同时还提升了产品品质。接下去企业还将对流水线进行全面整合,持续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智能制造。
目前,我市通过实施“千企智联”行动,构建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四级梯度培育体系。全市已重点培育建设未来工厂项目16个和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55个,推动了企业物联、数联、智联发展,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MES普及率等6项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指数居全省前三。
“数字化改革是必要的,以此为依托,企业能提高效率,减轻成本,提升竞争力。接下来政府还是要出政策,特别是根据经济形势发展的新态势,出台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举措,推动更多企业融入数字化。”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卫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