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吴兴区公安分局“三能”励警积分首期亮晒模型日前出炉,刑侦大队驻情指中心民警施雁华排名第一。近年来,施雁华依托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寻人栏目开展寻人线索的落地核查研判工作,先后为300多位寻人求助者提供了有价值线索,助力103个家庭实现团圆梦。今年,施雁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和湖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让她在“积分”体系形象指数美誉度这一赋分项中拿了高分。
这套“三能”积分体系,是吴兴公安推出的“三能”励警应用模型,是一项助推队伍核心战斗力提升的正向激励新体系和新机制,为全省“三能”指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当下,全省公安机关正全面开展“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但民警的工作做得好不好?派出所和机关部门做得咋样?这需要更全面的评价。吴兴公安决定探索搭建“三能”数字化积分体系,推出“三能”励警应用场景,对民警、派出所、机关单位的工作进行正向赋分,实现“让数据说话”。
很快,吴兴公安“三能”积分体系应运而生,通过构建“1+3+N”体系,即:1个“三能”指数平台、3个“三能”指数体系、N项赋分补充机制,将全局355位民警、13个派出所以及19个机关部门放进同一个赋分体系中。
据吴兴区公安分局政委杨秀良介绍,该体系从平常时间、关键时刻、危急时刻三个角度来激发民警战斗力,分别是“平常时间”比指数、“关键时刻”拼能力、“危急时刻”显精神,将三种时刻、九个项目的评价标准具象为33类具体的可赋分项目,内容涵盖党建党务、业务绩效、表彰奖励、服务群众、重大宣传报道等方面。
陈莹是吴兴区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在此次积分排名中也名列前茅。作为一名业务民警,她结合吴兴户政“家里办”服务模式,在吴兴区月河、爱山等6个街道定期推出“移动户籍网办窗口”,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辖区老百姓提供便利。这一创新的惠民改革,让陈莹在“积分”体系赋分时,在拼变革能力“创新举措”一项拿了不少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