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的过程。而乡村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安吉余村,是全国乡村振兴的先进,也是浙江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余村的发展既是政策的催生孵化,更是顺势而为的内在觉醒。分析余村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余村所蕴含的经典。
党建引领队伍稳定,班子建设深耕厚植。余村的发展源于党建,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催生下,是浙江农村发展“稳进提质”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群众看党员,干部看支部,书记主任作表率”,形成了和谐向上的环境氛围,风清气正,蔚然成风。
注重生态,方得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余村三面环山,竹山绵延,古树相映,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空气清晰,山清水秀。2003年以来,在“千万工程”指引下,余村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继而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对村庄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精耕细作,在全省最早开展了村域禁燃禁放烟花爆竹、限药减肥禁止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垃圾分类、文明圈养家禽家畜等举措,并一直持续至今。
规划引领,着眼长远,村庄规划持续推进。规划是纲、理念是魂。对此余村人有自己的认识和坚守。如今余村4.86平方公里的村域里,已形成美丽宜居、田园观光、生态旅游和环村绿道“三区一环”的空间布局,使得有限的村域空间里,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新时代赋予余村更大的使命担当,如今余村的发展不仅寻求空间上的拓展,在管理机制上更有大胆创新。从“1+1+4”五村联创抱团发展“大余村”,到以“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三乡共建“天山上”大余村景区,余村的品牌效应正不断彰显。同时,余村的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创新,从五村联创成立“五子联兴”强村公司,到组建“余村(山川)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余村的规格体量、管理机制都在不断变革创新。
集体经济巩固壮大,强村富民矢志不渝。几十年来,余村始终牢牢把握集体经济的龙头,坚守共同富裕的初心,走强村富民之路,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始终摆在前头。进入新时代,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余村在党的一系列政策指引下,带领群众,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余村“两山”示范区,精心开展乡村治理,深入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新路子,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中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取得斐然成效。
始终围绕共同富裕,用心用情服务村民。共同富裕,是党的初心使命,也是余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2021年7月,余村获评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首批试点单位;2022年5月,余村未来社区成为浙江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共富单元标杆项目。在共同富裕建设中,余村的“领头人”心中始终有着美好的愿景。余村通过村庄的共享共建,形成“居舍邻里如一家,共享环境如庭院,村庄品位创5A,优美和谐如桃园”。村干部们始终坚持以公平公正之心处事,以“四治融合”之道理事,以共建共享举措惠民,以产业发展强村富民。余村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十分注重家庭经济的均衡发展,在村庄规划建设过程中,以村庄规划以及内部道路拓宽建设为抓手,让每一户村民都享有便利的交通,对于一时无法改善交通的住宅,村里结合村庄规划予以搬迁重新安置宅基地解决,使得每一户村民都能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红利。如今每位村民都成了村里的股民,共享发展的红利。
作风硬朗为人表率,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长期以来,余村班子有个信条:“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作为村干部,任何方面都要作表率。回顾余村的发展,村干部队伍有着很好的精神传承。“清生廉,廉生威”,村两委班子的公信力始终是余村持续发展、干群高度凝聚的最大内因。多年来,余村的村两委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作风,始终把村集体事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传承艰苦创业,大公无私的品质,用心用情服务乡邻,余村的红色基因持续传承。
忠诚担当敢作敢为,顺势而为实干争先。2003年,在浙江省“千万工程”和安吉县“生态立县”政策的指引下,余村被列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试点村、示范村,余村响应党的号召,舍小局,顾大局,牺牲眼前的利益,毅然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同时努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创新实施“生态旅游、生态居住、生态工业”新发展路径,以规划布局,以“双带”引路,以服务保障,使余村经济在经历重大转型后快速回升。在安吉县提出“以绣花般的功夫打造美丽乡村”的目标指导下,余村争创国家5A景区,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短期内,对村里新发展起来的48家家庭工业予以拆迁或转型,同时积极引进项目,丰富经济业态,打造“余村两山景区”。
民主决策制度保障,众人之事众人商定。长期以来余村始终坚持“民主决策,四治融合”,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作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村里先后成立了民主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健康生活会等村民自我管理组织,在重大决策中形成了民主议事“五步法”。村里还建有《自来水管理制度》《村民行为考核30条》《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制度。多年来,余村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落地,“凡是村里制定的制度没有不被执行的,凡是村里决定的事项没有做不下去的,凡是村里决定的重大工程项目没有落不了地的,凡是村里向村民承诺的没有不被兑现的,凡是村里的重大决策和项目建设都是公开公示的”。当了村干部说话就必须算数,言行一致,群众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干部,干部以这样的标准时刻检点自己。
(作者单位系中共安吉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