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首款大口黑鲈液相芯片“浙湖1号”研发成功

我市率先破译鲈鱼“育种密码”

  记者  徐震

  本报讯  昨天,在位于长兴县吕山乡的湖州融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水产技术人员张金鹏对刚捕捞起来的大口黑鲈进行打样称重记录。

  “我们将利用刚研发成功的‘浙湖1号’液相芯片,精准选出生长快、抗病性强的大口黑鲈作为亲本,培育大口黑鲈新品种。”张金鹏告诉记者。

  近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省农业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团队、湘湖实验室和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率先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大口黑鲈液相芯片“浙湖1号”。

  “这款芯片的成功研发,标志着大口黑鲈育种步入精准、高效、智慧分子设计育种时代。”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顾志敏说,该芯片可应用于大口黑鲈种质资源和品种精准鉴定评估、优异基因资源挖掘和分子设计育种及智慧育种,能有效提高大口黑鲈良种选育效率和精准性。

  “传统鲈鱼育种大多依靠眼看手摸,挑选出体格健壮、色泽好、无病无伤的亲鱼,但有些鲈鱼小时候长得快,长大后长不大,或者自身长得好,后代长得差。”省农科院水生所博士关文志说,这样容易造成选育效率低、周期长、病害频发、生长潜力受限等问题。

  “用芯片育种,能精准找到大口黑鲈中的‘优等生’。”顾志敏介绍,液相芯片的工作流程是,从大口黑鲈身上提取鱼鳍等组织,和液相芯片产生反应后,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大口黑鲈几十万个基因位点的信息,最终选出的大口黑鲈品种在抗病毒能力、生长速度等方面都有先天优势,并且具有长期稳定性。

  记者同时了解到,“浙湖1号”液相芯片的检测价格为每次150元左右,相比国外每次千元以上的检测价格,成本大大降低。

  湖州是全国大口黑鲈第二大主产区,去年产量近10万吨,也是全国重要的大口黑鲈鱼苗产区。“接下来,我们将利用‘浙湖1号’,加快选育湖州乃至浙江的鲈鱼品种,制造浙江省的‘鲈鱼芯’。”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水产站站长胡大雁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我市率先破译鲈鱼“育种密码”
今年首批“南太湖精英计划” 人才项目答辩评审会昨举行
让每个细节完美无缺
湖州—丽水劳模工匠 交流合作活动开展
安吉乡村兴起英语热
湖城高校新生陆续报到
如切如磋
本周或迎降水降温 夏末清凉即将开启
“小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无障碍
当回创业“第一见面人”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