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回创业“第一见面人”

  讲述人:市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处

  处长施怡

  最近,我联系了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王院长,邀请他参加下周五的“创业第一见面人·创业会客厅”活动。这次活动放在市市民服务中心,想要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谁能想到,这已经是今年开展的第32场活动了呢!

  大家都说创业难,我在窗口做政务服务工作不到1年,对这句话有了新的体会。因为我主要负责市场经营主体统一登记注册,碰到过各种类型的创业者,有改公司名称的,有补经营范围的,还有因创业前期公司章程、股权设计等治理结构不完善,来办理注销手续的。我发现,这些企业由于前期缺乏指导,或多或少给后续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痛点,我就想到把工作起点向“登记注册”前延伸,主动倾听大众创业者的需求,成为他们市场准入的“第一见面人”。

  说干就干!今年3月,我们搞了个大动作,创新推出“创业第一见面人·创业会客厅”机制,把创业者、相关职能部门、创业导师请到“会客厅”,不管是企业合规问题,还是发展瓶颈问题,大家都可以面对面畅谈。“会客厅”地点不限,经常出现在高校、园区、商业区等。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5月,“创业会客厅”活动走进小西街,平时打过照面的商户们围坐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主动开口。感受到尴尬气氛,我站起身,脱下制服,试图和大家拉近距离。之后,我又主动聊起当下热门话题——“职业举报人”。话音刚落,大家的吐槽就像开了闸的水,还有人现场分享了自己遭遇恶意举报的经历,引来一片讨论。

  你看,与创业者拉近距离,有时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解决。不过,让他们开口是第一步,想要他们畅所欲言,还得彼此之间建立信任感。所以,我的角色既是提供专业法规政策指导的“军师”,又是背后默默“打气”的朋友,必要时,撑他们一把。

  就像之前遇到的一位来湖博士,前两次创业都不太顺利,有些受挫。在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创业会客厅”专场上,我们当场解答他的创业疑惑,理清了他有关核心专利运用、股权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活动结束第3天,这位博士主动联系我们,想在湖州再展身手。我心想,这是好事,就和同事一边了解他的科研项目,一边连线地方政府,最后促成他与南浔区和孚镇的一家大企业精准对接,将他的项目成果从实验室转化到车间。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工作这几年,我遇到不少来湖创业者,看到他们顺利创业,我心里也甜蜜蜜的。随着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创业者对湖州这片热土更青睐了。我们的服务也在升级,接下来,即将推出“创业第一见面人·入市第一课”辅导行动方案(2.0版),新增“码上服务”“初创课堂”等内容,让大家看到“美丽湖州”,更看到“活力湖州”。

  (记者  邵丹红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我市率先破译鲈鱼“育种密码”
今年首批“南太湖精英计划” 人才项目答辩评审会昨举行
让每个细节完美无缺
湖州—丽水劳模工匠 交流合作活动开展
安吉乡村兴起英语热
湖城高校新生陆续报到
如切如磋
本周或迎降水降温 夏末清凉即将开启
“小改造”让残疾人生活无障碍
当回创业“第一见面人”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