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磊
本报讯 吴兴区织里镇“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日前开展了一场以“ 护航亚运平安”为主题的学习交流活动。
街头巷尾、农村学校、工厂车间,从社会治理的大局到百姓身边的琐事,在吴兴区织里镇,处处都活跃着这些“平安大姐”的身影。据悉,织里“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共有来自全国17个省的“核心大姐”33名,她们为织里镇居民提供爱心公益、法制宣传等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联系群众、团结各界、服务基层、回馈社会,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委员在身边、身边有委员”。
在织里镇棉布城广场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爱心墙”橱窗,每周都会有50件崭新的童装挂上,并不为营利,只是供有需要的孩子及家庭免费领取。这是自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平安大姐”经常做的一件事。“这周爱心墙的衣服挂上了吗?别忘了去看看……” 友拉友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艳杰是吴兴区政协委员,同时也是这个吴兴区政协织里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团队的负责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忙着整理一箱箱的冬装、夏装、校服、文具和书籍。
胡琼琼是吴兴区织里镇财政局局长、民建吴兴区基层委副主委,她也是“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夏季高温天,慰问一线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消防员;每年儿童节,通过织里镇红十字会向四川青川、新疆柯坪等地区捐赠各类童装、图书;定期走访慰问养老院、孤儿院、民工子弟学校,为老人、孤儿、困难学子等弱势群体排忧解难,送去关爱……这些都是他们这群“平安大姐”的日常。
展现大爱的同时,“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更心系民生“关键小事”。在织里镇社会治理中心,一些群众进门就点名要找政协委员帮助,缘由就是相信织里“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每个工作日,都有委员和“平安大姐”一起轮值,她们思路广、办法多,总能巧妙地为群众理清思路,渐渐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信任。
“只要扫扫码,就找到委员。”自织里“平安大姐”委员工作室成立以来,简单的咨询模式成为了工作亮点,群众只要扫码二维码或登录浙里办的数字政协,就能直接进行线上提问。此外工作室还开通了抖音账号,粉丝达19万,以“线上+线下”模式提升了影响力。
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服务机制。线上建立委员轮值制度,做到第一时间答复群众咨询。线下建立了在工作室和织里派出所每日值班制,7年来协助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起,调解满意度高达100%,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活动32次,涉及资金42万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