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祈

  ○ 吴艺

  前两天入冬了。下了几天雨,气温也降了许多,被湿冷包围着,一丝丝的寒意暧昧地漂浮在街衢巷尾。

  而我却心念着渐行渐远的秋。想着我穿着短袖奔波于秋日的街头;壬寅年的这个“夏天”确实有点漫长。寒露的前一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明天都“寒露”了,依旧是热,稍一动就出汗。早晨的野外也没见着“遍地冷露”,更别说“凝结为霜”了。一切都在改变,但你内心曾留下的越来越清晰了。

  到了“入秋”的岁数,内心开始开阔起来,喜欢天高云淡,喜欢一切温暖的事物。物我两忘时,也有察觉不到的呆傻。那会出门,浓浓的桂花香飘散在小区里,这才发觉花期比往年迟开了近月余,但毕竟还是开了,一瞬间就觉得“真好”。也猛然想到了“秋以为期”,这样美好的约定总让人憧憬。

  对于秋天,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怀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憧憬。

  私下里觉得,秋天,应该从“立秋”开始,此后便是秋风送爽,白露初降,寒蝉嘶鸣,山水枯瘦……呈现如此多变的天地细节,注定秋天充满着故事和想象。

  这个季节也是稻谷熟稔,田野金黄一片,像一幅情暖意浓的油画。稻谷满仓,构成了农耕时代最具典型的物象。关于稼穑与田园的文字,我们只要去翻翻《诗经》《乐府诗》等经卷,喜忧之间,满纸家国情怀和离愁别绪。

  有评论家说,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有些人不会写诗了。许多人骨子里就“根深蒂固”着农耕情结的审美传统,若要面对机器的噪音,化工的气味等,自然失去了诗意与美感;其实,还可以写写社会的进步与变迁的。可能你又具备了“现代性”的时代审美。毕竟,每一种的情绪都来自你的内心世界。当你读着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哪有一丝的农耕意味呢?其实,诗意就在你的身边,也在你经过的地方。

  在秋天,经历着层林尽染,也经历山水腴枯,哪怕再冷漠的人也会生发一些情绪。触景生情的后面就是人生的境遇。而你只能是一个旁观者,既无法挽留,也无法相送。特别是对于那些羁旅他乡之人,更能感知其中况味了。“秋思”二字,蕴藏着多少的情亲眷恋和儿女情长呀。就拿一部《乐府诗》,写尽了闺思之泪,征夫之憾。其实,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是朴素而简单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只要相守在一起就好了,古人的男女之情总让人羡慕,情到浓时,就化不开了。还有《西洲曲》,从春写到秋,从早到晚的相思,女子可能只是在“单相思”。但她却是痴情的,“君愁我亦愁”,还“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这首诗通篇是优美的,若听着它和乐而歌时,多少萌动的内心会起波澜啊,只是思念却不哀伤。这是长江流域的古辞,情思绵长,渗透着南方一样的黏稠和缠绵悱恻。

  也许,就因为秋天是有缘人相聚的日子,所以才会有期待和期许。可许诺的是人,爽约的也是人……

  喜欢徘徊于我们小区公园里的合欢林中,高大的乔木挺拔直立,秋天凋零,春天茂盛,周而复始,如同一个响当当的盟誓,可信而可期。我曾为此写过一首《合欢林》的诗——繁花已落尽,那曾节日般的/娇艳,紫色的睫毛/或者是王冠上的流苏/爱情,就这样开始了/事物的象征性/都是我们的赋予//在这片高大的乔木林/更多的时候/飞来飞去的鸟雀/像在念着甜蜜的台词/与人类脱口而出的盟誓相比/尽管不懂却更值得信赖//这是初夏的一个场景/早晨的雨刚刚下过/我站在合欢林中/看着桥上的轮毂碾轧而过的水花/想着一整夜野猫发情叫碎的夜晚/树干上新生的一朵朵菌菇/像竖起的耳朵/塞满了情意绵绵的话。

  人活着,是要有些盼头的,这就是念想,人生的意义所在。那就相约在秋天吧,别再“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了。想见的该见的,都见见。在有着如此丰富情感的秋天,难道还拨不动尘封已久的心吗?

  想起也是在某个秋天,在满城桂花还未飘香的初秋,满山红枫还未尽染的初秋,岭上银杏还未泛黄的初秋,山道两旁梧桐还未凋零的初秋……我与省城来的作家们在安吉中南百草原去赶赴一场秋天之约。

  我们徜徉在百草原的山径上,轻步缓行,这里虽然浓浓的秋意还没有到来,但绿色之中已有了色彩的变化,有些树叶开始泛黄,像内心的一个起伏。那么多的植物相互簇拥和弥漫着,偶尔被轻柔的风划过,就会齐刷刷摇曳婀娜的身姿,她们所释放出来的活力,总是让人流连和心醉。

  这里叫“中南百草原”,我不禁想到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这是我从小在心里埋下的种子。那时的童年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散发着童趣,至今不忘。遗憾的是,我虽与绍兴相隔不算远,有几次因公事去过绍兴,且不好突生旁想,另辟蹊径去百草园,也只好留个念想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不仅有何首乌、皂角树等,更有代表爱情和浪漫的玫瑰园,姹紫嫣红的桃花、杜鹃、樱花以及梅花等,还有临溪婆娑的淡竹林、苍劲挺拔的松林、纯净静谧的湖水、清幽宁静的山间石径……深秋之时,满山的植物枯萎间色彩特别丰富,别有一番风韵。

  我们就这样一路走来,这些省城来的作家们也许是久居喧嚣的都市,现在猛然间邂逅这样一处山林野趣,作家们再也无需掩饰什么,尽可以大呼小叫,把心中郁结的疲惫和烦恼统统释放出来。秋天,也需要这样的喜悦来驱散愁怨。

  可有相聚就有分离,情深意长也无法挽留;欢宴总是要散席各奔东西的。上次在高铁站送辽宁来的几个师友,我终是对他们的不舍,人生中的情谊投契也算是一种缘分。特别是在薄凉的世情面前,至少我们有值得珍视的友情。也能让我体会“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苍凉、旷远。当年李白送孟浩然去广陵,于长江边相送,也是一揖三别的,要不就不会有孤帆都没影了,直到水天一色的交汇之处,这样的“长镜头”呈现,证明他在江边伫立良久,可谓“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啊。我想孟浩然也应该在船头挥手许久,同为诗人,柔软的心是一样的。二人的深情厚谊让人动容。

  人生当中有很多次的送别。只是不在江边而是换成了高铁站和机场,“加速度”时代,让送别的过程缩短到一瞬,可能只是一次挥手后,他们的身影就被行旅之人淹没。而此时,我心里总默念着,“秋以为期”……

  如果再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还是这样的一群人,再说着今年相聚时还未说尽的话题,那将是人生中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喂猫的老太
在水库边
仲冬时节(油画)
那片竹海
番薯情
秋祈
拟古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