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而侃
一位在龙泉工作的朋友,给我寄了一柄由手工打造的龙泉剑。快递包裹打开的时候,一柄长剑静静地沉睡在黑漆木制剑鞘中。剑鞘上烫金的龙纹为这柄剑平添了几分东方的典雅,鎏金的剑格与剑首之间是用黑绳紧密缠绕着的剑茎。打开包裹时,果然是我念想之中的一把好剑,浑然一体的鞘中剑显得复古且厚重。
我的童年是一个港式武侠片风靡的年代,幼儿园和小学就是在金庸和古龙的江湖中度过的。那时的我幻想着能常常身佩一把宝剑,成为一名仗义行侠的剑客。无奈,父母怕锐器伤到我,平时连剪刀都不让我碰。记得有一次,我随父母在亲戚家做客,偶然看到他们家的墙上挂着一把短剑,我两眼发光,先是目不转睛地紧盯着,踌躇半天,大人终于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取下来让我玩耍一番,我立即爱不释手地拔剑挥舞起来,仿佛宝剑在手我就成了武艺高强的大侠。结果临走时,我对宝剑恋恋不舍,而我父母则是一脸的尴尬,不仅因为我看上了亲戚家的宝剑赖着不肯回家,更因为我把亲戚家新买的大衣橱给捅了好几个洞……
年岁渐长,我已经过了舞刀弄剑的年纪,我爱看书,但我仍然爱剑。此时我痴迷的不再是单纯的侠客,还有帝王将相,贩夫走卒,以及在他们手中留下传说的名剑,诸如渔夫龙渊示高洁、专诸鱼肠刺王僚、高祖赤霄斩白蛇……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说,陪伴我走过了青年时代。因为喜爱,所以我去了解了更多关于剑的文化与传承:明白了剑是百兵之君,文人学士佩剑以示高雅不俗,将军、君王佩剑以表镇守天下,它代表了崇文尚武的人文精神;我了解了“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一剑成名不仅仅因为它是无坚不摧的神兵利器,更是执剑人的品行气概为它带来了无上的荣光。在我心中,剑不再仅仅是主杀伐的武器,更是持剑人意志体现。剑,是中华民族文化图腾上浓墨重彩的一道痕迹,而我也因为爱剑而延伸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那时的我还是想要拥有一柄三尺青锋,倒不是为了挥舞游戏,而是为了收藏观瞻,以剑养气。
如今的我已步入中年,对于宝剑的热情已经渐渐散去,每天被工作和家庭琐事所缠身,也似乎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爱好和愿望。却不曾想机缘巧合之间收到了朋友的赠剑。宝剑入手的一刻,我仿佛跨越了童年和青年,那种对于剑的喜爱又重新被唤醒。
这是一柄汉剑,据朋友说是纯手工打造的。宝剑入手微沉,剑出鞘的那一刻铬钢打造的银白剑身在阳光下折射出闪亮的光芒。横剑看时,剑脊处开了一条乌黑的血槽,血槽铭刻龙纹,弹指轻叩剑音清越,虽锋刃未开,然杀伐之气不减,似乎在彰显着2000多年前大汉王朝剑锋所指五胡臣服的豪迈气概。
收剑入鞘,搭起剑架,我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客厅的展示台上,轻易不会再将它抽出鞘了。在我的心中,平安时镇抚,祸乱时杀伐,这才是宝剑的意义。看着横陈的龙泉宝剑,我突然有了一种满足感,那是沉寂多年念想突然变成现实后满心的欢喜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