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海山
许多人看书都有个习惯:拿起书来,先翻开封面或封底,找到“作者简介”了解一下。这里自然有好奇的成分在内,也有想探求作品背后的某种隐秘的成分。“作者简介”看得多了,慢慢地,也就从中看出了些“门道”来。
一般来说,翻译过来的世界名著,以及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往往没有“作者简介”。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因为作品写作的年代久了,作者所留下的相关资料太少,而又难以考证,所以,便只好将“作者简介”略掉了。可是,仍有相当数量作者的资料非常详细,那么,为何同样没有“作者简介”呢?个中原因恐怕就不是普通读者所能想到的了。
目前国内正在创作状态中的作家,其“作者简介”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首先是素质较高、名声较大的作家。这些作家,见多识广,心态平和,坚信作为一名作家,最终还得靠作品“说话”,故简介丁是丁,卯是卯。如叶兆言在《后羿》中的简介:“叶兆言,男,1957年出生,江苏苏州人。历任金陵职业大学教师,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创作员。处女作:《无题》;成名作:《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代表作:《追月楼》,获江苏省首届文学艺术奖;影响或受争议最大的作品:《厕所》;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花影》(陈凯歌执导,电影名为《风月》,张国荣、巩俐主演)。”也有稍文学化处理的,如周涛在《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中的简介:“周涛,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在京发蒙,少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出有诗集、散文集20余种,其中有几本可看之书。曾获全国诗集奖。生性随和,偶有固执,小事认真大事糊涂;平生无大志,诗是吾家事。如此而已,死而后已。”其骄傲、清高的性格一览无余。其次是水平比较业余的作家,其“作者简介”却耐人寻味。如:“左右,青年诗人,1975年生于甘肃,祖籍河南。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理事,世界华文诗人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学时代开始在全国性文学杂志上大量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全国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800余篇(首)。在校期间,曾先后担任过副班长、劳动委员和生物学习组组长等职务;现在某机关工作,为精神文明与扫黄打非办公室副主任(正科级,没有正主任)。本人传略已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国情报告》《世界华人文学艺术专家库》《世界名人大辞典》等权威书籍。”是耶非耶?实耶虚耶?由你揣测去吧。第三是美女作家类。女作家的简介大都感情色彩浓厚,甚至很诗意,但所有的个人信息都在字里行间隐藏着,尤其对年龄、工作等闪烁其词,让读了其“作者简介”后,仍对作者茫然无知。第四是所谓“新人类”“新新人类”等作家类。这部分作家,其身体里流淌着叛逆的血,好也罢,孬也罢,反正处处都要摆出“酷”的姿态来。比如一个笔名叫“我吃西红柿”的少年作家写了本小说《盘龙》,其“作者简介”是这样写的:“我吃西红柿,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江苏人士。常酣醉于武侠小说中。《星峰传说》一出,震惊修真界。之后,《寸芒》横空出世,再到《星辰变》,直至今日,《盘龙》出世。‘番茄’的创作已炼得炉火纯青。”看了这样的“作者简介”,不由你不顿生强烈的自卑感!
花花世界,茫茫人海,如何去写自己的“作者简介”,虽说纯属个人私事,别人不得横加干涉,但我想,还是应该不要超出了约定俗成的大框架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