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一幕

  ○ 郭中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一天晚饭后,我乘兴去长兴中学教工宿室区(那时教工宿室在校园内),拜访我在母校——长兴中学就读高中时的班主任杨谦老师。

  到了杨老师家,杨老师与夫人杭复珍老师(县一小教师)正在吃晚饭。由于久未谋面,夫妇俩见我来了格外高兴,杭老师立即起身为我倒茶。我坐定后,他们一边吃饭一边与我聊天,饭毕,又陪我聊了一会儿,聊什么如今都忘了,但气氛融洽,其乐融融。

  当聊到兴尽之时,大概熟不拘礼吧,杨老师略表歉意对我说:“明天,我俩都有课,我们要备课了。”夫妇俩各自坐到书案前,打开教材和备课本备起课来。为不冷落我,杨老师一边备课,一边不时回头与我聊几句。见此状,我为了不打扰他们,便起身告辞了。

  走出门外,我的思潮起伏。杨老师当年50多岁,是县里首位高中特级教师,他的教学经验巳然非常丰富了,记得他给我们上高中物理课时,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他讲的课我们一听就懂。杭老师亦是县一小的资深教师。按理说,这么多年的老教师了,还用得着备课吗?今天见到他俩晚上备课的一幕,使我明白了杨老师夫妇的课之所以教学效果好,原来与他们的认真备课分不开,亦使我明白了什么叫精益求精,什么是敬业精神!

  受杨老师夫妇认真备课的感染,自此以后,我的备课比以前更认真了,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我体会到,教材在变,每届学生不同,即使富有教学经验,也要认真备课——这是杨老师夫妇教到老亦要备课的缘由吧。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下乡轮流为和平片、洪桥片、夹浦片的小学教师上中师函授辅导课时,头天晚上需住宿在旅馆里,尽管已备好了课,但我仍然针对学生实际对备课笔记作认真补充修改至深夜。由于备课充分,授课有针对性,学员非常欢迎我上课。10多年后,我调至县教育局教研室任中学语文教研员,每当与一线教师谈起备课,我都会讲到难忘的杨谦老师夫妇晚上伏案备课的一幕,激励他们认真备课,敬业爱岗。

  ——谨以此文缅怀杨谦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难忘的一幕
念想中的剑
小莲庄一角(国画)
耳鸣
清凉一夏
“作者简介”里的学问
野山黄精滋味长
荷花(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