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隆鑫
那年,他刚上任副镇长的第三天,就到这个最偏僻的小山村里来了。这次来,就不知道能解决几家贫困户?老杨心里想着,嘴上客套着,依着惯例,带他往就近的几家贫困户走去。
“那一家,因病返贫,吴镇要过去看看吗?”
他的脚没停,手往旁边指:“先去那边看看。”
那边有座小型水库,水库边立着几丛青竹,青竹枝头栖息着好多白鹭。他们一走近,白鹭就飞了起来,在水库上翩翩起舞。他怕惊扰白鹭似的,小声地说:“白鹭真多。”
“是的,有一只翅膀伤得很严重,现在又能飞起来了。”
“是你救的它?”
老杨指指不远处的一户人家,说:“是个小学生救的,那家也是贫困户,吴镇要过去看看吗?”
他举起相机,过一会儿才说:“先去那片竹林看看。”
半道上见了一家泥墙老屋,他又举起相机来拍。老杨叹一声,说:“这是姚大爷家的,姚大爷还是村里早年的老支书,我们村子里,要数姚大爷家最贫困了。”
“联系帮扶了吗?”
老杨摇头说:“姚大爷家本来日子还过得去,但姚大爷家挣了点钱,都接济给村里的贫困户了。”
屋里依稀传出咳嗽声。老杨说:“去姚大爷家看看吧。”
他抬腕看了下时间,说:“先去那片竹林看看。”
他说过就走,就像身后有一群追债人似的。
夏梦山的竹林层层叠叠,风一吹,犹如绿色的海洋涌起的绿色波涛,很是壮观。老杨轻拍着一根竹,感慨着说:“早些年,我们村在镇里的排名还是靠前的,这大片的竹子就是我们村的摇钱树,但这些年不行了,竹子没有销路,价钱还很便宜。”
“想过其它办法了吗?”
“想过,村里还举债办过竹制品加工厂,只是后来又办不下去了。”
“为什么?”
“技术上不过关,销路上打不开,加工厂又留不住有文化的年轻人。”老杨长叹一声,说:“我们曾寻思着要把这片竹林砍去,种果树种茶树,只是村中大多是老年人,已是力不从心。”
他手一挥,大声说:“多好的竹子啊,别急,办法总会有的。”
他一直走在老杨的前面,走得很快。那是一条很陡的竹道,他手脚并用爬了上去,急得老杨在后面连喊小心。他扭头亮出鞋底,说:“这鞋我去鞋摊特意加工过的,不碍事,你倒要小心点。”
山连山,竹连竹,竹林里清溪潺潺流。看了夏梦山,看了爱云山,看了羊角山,他似乎想要把连绵的竹山全都纳入眼底。有时候他突然又不走了,眼睛看,相机拍,还似在想着什么。天色近晚,竹林渐暗,老杨喘着气说:“天要落黑了,我们还是先回吧。”
他拍了好几张日落时的竹山,才收起相机,说:“好,不过,我还会再来的。”
老杨脸上带着笑,说:“那我一定在山前等吴镇来!”
二十多天后,他真来了,还带来两个人,他喊他们杜总李总。他跟老杨说:“这是从上海来的。”
杜总的手里拿着一个仪器,边走边测。老杨想,上海人真是精明,要点竹子还要拿个仪器测,只是随他怎么测,我们这里的竹子肯定是最好的。
就那么一会儿,杜总已是连喊了几声好。
老杨不失时机地凑过去说:“杜总您放心,全是最好的竹子。”
杜总李总都笑起来,他也笑,说:“杜总是在测负氧离子呢!”
老杨有些想不明白,卖个竹子跟负氧离子有什么关系?不过,老杨很快跟着笑起来,只要他们能给个好价钱,随便他们测什么。
几天后,老杨按耐不住打电话给他,问:“我们什么时候组织村民砍竹子?”
他在电话里大喊:“竹子一根都不能动!”
老杨说:“我是怕上海老板一来就要竹子,人手紧张,一时不能交货。”
他说:“不砍竹子,我们要建旅游项目。”
老杨没听明白,问:“建什么?”
他大声说:“建旅游度假区。”
一年后,第一家度假村酒店开业,老杨对他说了好多声谢谢。他说:“很快白鹭谷绿奢酒店就要动工,还有多个旅游项目在谈,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搞好村容村貌,并把村民的素质提上去。”
他又对老杨说:“杨主任,我们去看看姚大爷吧。”
老杨很意外,说:“好啊,姚大爷跟我多次提起过你,说如果不是遇到你这样的干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放在我们这儿还不是一句空话?吴镇,你可是我们村的大功臣呢!”
他笑起来,说:“什么功臣啊,待会儿见了怕姚大爷还要骂我呢!我这次去找他,是想要他那幢泥墙垒的土屋,我们要做些微改造,派些大用处,不知他愿意出让不?”
老杨大声说:“姚大爷是老支书老党员,怎么会不愿意?不过,他肯定会提条件,他几次表示想要回收一双你跑破的鞋,就不知道你肯不?”
他听了颇为意外,皱眉道:“这个姚大爷,要鞋做啥?”
“姚大爷原话,放在村史陈列室,给那些不作为混日子的人多看看,虽是姚大爷的一句戏言,却让我的耳根一直滚烫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