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隆鑫
去年底,庭院一角栽下了一棵桔子树,今年春来,桔树上开了十来朵洁白的桔花,花开花谢从春到秋,那唯一一个挂果的桔子也由青转黄了。
“就不知道味道会怎么样?”妙生弯腰端详着。这样的弯腰端详,从它脱离桔花开始,从它一点点地长大,都记不清有多少回了。现在这个桔子,被霜打过后,更加金黄了。虽然不是很大,看上去可结实了。
说到“结实”这个词,妙生又想起远在校园的儿子。儿子去年寒假回家,正碰上他堂哥在荒坡上栽桔子树,儿子跑去帮忙,这棵桔子树,是儿子跟他堂哥讨要来的。从没有摸过锄头柄的儿子在庭院一角挥锄挖坑,那姿势乍一看去,还算有些模样,看来这几天在他堂哥那里学得挺多,也学得挺快。
侄子大不了儿子几岁,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去了。侄子在外打工有好几年了,做的一直是流水线上的活。流水线上的活虽是辛苦,可工资也挺高,大家都安安分分地工作着。那个地方的城郊有个桔园,长的桔子个大汁多味甜,每次他们回家,都会买些桔子带回来。侄子动了心思,有次回来,从桔农那里弄来了一棵桔树,侄子把它栽在屋后的荒山坡上,很快挂果,一吃,竟也是格外甜。去年底侄子就从工厂辞职,在承包的荒山坡上栽下了一棵棵小桔树,绵延着有十多亩。今年秋天,桔树上也零零星星挂起了还黄里带青的桔子。侄子在桔园入口处拉起一条横幅,上书“头茬蜜桔采摘品尝节”,没想到来了很多人,整得比过节都热闹,还听说,有大客商当即就跟他签了采购合同。
看着侄子的干劲,妙生不由想到儿子。儿子就是一棵温室里培养的苗,什么苦都不曾吃过。这次帮他堂哥栽桔树,倒出乎妙生意外,竟是儿子自己找上门去的。儿子的手里起了一个个水泡,妙生看着都觉得疼,稍感欣慰的是,儿子没喊苦喊累,反而在他们面前说着堂哥的担当,提起堂哥,佩服的很。
儿子去上学了。
每次和儿子视频聊天,每次都聊不了几句,几乎都是儿子匆匆先挂断。有一天,妻子在视频里跟儿子说,他栽下的桔树长了一个桔子,儿子立即要他妈妈拿手机到桔树旁。后来的每次通话,约定俗成般,儿子都要看一看这棵桔树,看一看桔树上长的桔子,看着桔子,必定还要问一问他堂哥的桔园。
桔子长成,妻子叮嘱妙生:“这个桔子,就等儿子放假回来,让他自己来摘吧。”
这都已经放假了,儿子还没回来,儿子在视频里跟妙生说:“爸,我在这儿做志愿者,今年回家可能要晚了。”
能回来就好,妙生在心里想。一天又一天,天气转冷,妻子在视频里叮嘱儿子要多穿衣服,别冻感冒了,在外特别要注意安全。儿子也在视频里跟妻子交代出去要戴口罩,不要几天都戴一副口罩,不舍得扔,“那不安全。”儿子在网上买了好多口罩寄来。
似乎儿子不怎么提他的劳动果实了。很快妙生的预感就变成了现实:儿子寒假不回来了。也就是说,儿子过年不回来了,这是儿子长这么大,独自一人要在外过年。妻子听儿子说罢,转身眼泪憋不住就流出来了。
妙生每天都要去庭院看一看桔树,看一看还挂在枝头的桔子。妙生和妻子,谁都没要动手去采摘的意思。
寒霜过后,桔子更显金黄了,远望过去,像一轮初升的小太阳挂在碧绿的桔叶间。